[发明专利]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粉尘和过敏原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5291.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W·E·康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马克罗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A47L13/50;A47L9/00;B65D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乔冠男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表面 清洁 装置 粉尘 过敏原 控制 | ||
提供了各种粉尘控制机构,以在空气处理构件的污物收集室被排空到废弃物容器中时抑制粉尘羽流的形成。粉尘控制机构可以是废弃物容器的盖体的一部分,它可以内置在废弃物容器的主体中,或者可以是表面清洁装置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粉尘和过敏原控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将由表面清洁装置收集的材料转移到垃圾桶或其它废物容器期间约束粉尘和其它过敏原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类型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直立式表面清洁装置、罐型表面清洁装置、杆式表面清洁装置、手持式表面清洁装置和中央真空系统。
使用一个或多个清洁级(例如气旋清洁级)从气流中去除颗粒物质(例如粉尘和污物)的表面清洁装置是已知的。通常,第二清洁级(其例如可以包括多个平行的气旋)设置在第一清洁级的下游,以从离开第一清洁级的气流中去除颗粒物质(例如通过促进较小颗粒从气流的裹挟中脱离)。
通过气旋清洁级从气流分离的颗粒物质通常被收集在一个或多个污物收集室中。通常,这些收集室可以自行或作为可移除气旋组件的一部分从表面清洁装置上移除。提供可移除的污物收集室和/或气旋组件可以允许使用者将收集室及其内容物携带到例如废弃物容器(也可以称为垃圾桶)以将其排空,而不需要携带或移动表面清洁装置的其余部分。
通常,污物收集室是可以打开的,用于进入污物收集室的内部,例如用于排空或清洁。例如,收集室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打开的部分,其可移动地(例如,可枢转地)连接到收集室或可从收集室移除。替选地或者额外地,其中设置有收集室的气旋组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打开的部分,例如提供进入气旋室内部的通道。
在可打开的污物收集室中收集颗粒物质的表面清洁装置(其可以被称为“无袋”真空吸尘器)与颗粒物质被收集在袋子中或其它非可打开的收集器中的表面清洁装置相比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点。例如,在例如表面清洁装置的脏空气入口处提供的有效抽吸可以是相对恒定的,无论污物收集室中的颗粒物质的量如何。
然而,收集在可打开的污物收集室中的污物必须被转移到垃圾桶等以排空可打开的污物收集室。
发明内容
提供以下引述以向读者介绍后文更详细的讨论。引述并非旨在限制或限定任何要求保护或尚未要求保护的发明。一个或多个发明可能在于在本文件的任何部分(包括其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公开的元件或方法步骤的任何组合或子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用于废弃物容器的盖体可以具有可打开的通口,该通口允许进入废弃物容器的内部而无需从废弃物容器移除盖体。通过将表面清洁装置的污物收集区域放置于通口中,可以在不移除盖体的情况下将污物收集区域的内容物排空到废弃物容器中。在这样的布置中,当颗粒物质从污物收集区域转移到废弃物容器时,盖体可以抑制或防止粉尘、过敏原或其它颗粒物质从废弃物容器的内部逸出。
例如,表面清洁装置可以具有可从表面清洁装置移除的污物收集区域或腔室,其独立存在或作为可移除空气处理组件(例如可移除气旋组件)的一部分。使用者可以将这样的污物收集区域分离并搬运到废弃物容器中以便排空,或者可以将整个表面清洁装置(例如手持式表面清洁装置)运送到废弃物容器。如果随后在打开的废弃物容器(例如其盖体已被移除的废弃物容器)上方或其中打开污物收集区域,则内容物将由于重力而掉落。然而,较轻的颗粒物质可能被裹挟在气流中并且可能形成细小的粉尘羽流和/或可能被带到废弃物容器附近的地板上。根据该方面,使用者可以将污物收集区域放置于垃圾的盖体的打开的通口中,其中通口配置成抑制或防止粉尘、过敏原或其它颗粒物质从废弃物容器的内部逸出。例如,通口的尺寸可以略大于污物收集区域,从而在盖体与污物收集区域之间提供较小的环形间隙,以减少粉尘、过敏原或其它颗粒物质从废弃物容器的内部逸出的可能性。替选地或者额外地,通口可以设置有垫圈,或者可以配置成围绕污物收集容器封闭,以抑制或防止粉尘、过敏原或其它颗粒物质从废弃物容器的内部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马克罗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奥马克罗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5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