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电子设备功耗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4579.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6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彦斐;欧碧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电子设备 功耗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电子设备和降低电子设备功耗的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下时,第一处理器被断电;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时,控制与第一处理器本地总线相关联的外围硬件,外围硬件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显示单元、输入单元、蓝牙单元、感测单元。该电子设备在省电模式时第一处理器被断电,通过第二处理器控制外围硬件,保障电子设备在省电模式下的基本功能,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和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智能手表已经成为可穿戴电子设备中重要的一员,现在的智能手表除了能够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通知提醒、导航、运动记录、健康监测等功能。
当前智能手表一个重要的设计限制就是续航能力,由于设备自身电量消耗以及电池能力的限制,大部分智能手表都需要每天充电或者隔天充电。这导致出现许多状况,在这些状况中,当电池电量达到近耗尽水平时,用户不再能使用基本的计时、接收通知提醒、导航、运动记录和健康监测等功能,这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综上所述,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精确降低智能电子设备功耗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一种降低电子设备功耗的方法及装置,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在省电模式或活动模式下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下时,第一处理器被断电;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时,控制与第一处理器本地总线相关联的外围硬件,外围硬件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显示单元、输入单元、蓝牙单元、感测单元。
电子设备的第一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应用处理器(AP)),负责运行操作系统(例如,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电子设备的第二处理器(例如,低功率处理器、低功率微处理器(MPU)或MCU)负责控制电子设备的感测单元(感测单元负责记录运动事件,例如,步行事件或者晃动事件)。电子设备一般都由电池供电,电池电量有限,而操作系统运行以及应用程序后台运行会耗费电子设备的电量。
电子设备省电模式下断开第一处理器的电力传输,通过使用第二处理器(例如,低功率处理器、低功率微处理器(MPU)或MCU)作为控制器控制一些必要的外围硬件(例如,显示屏、输入单元(例如,电源按键)、蓝牙单元、感测单元),能够有效的减少应用处理器的功耗,增加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与此同时,又保障了电子设备的基本功能,例如,可以实现在省电模式下显示时间和步数信息,也能通过蓝牙单元保持与另一设备(例如,手机)的蓝牙通信,同时可以通过输入单元(例如,电源键)执行重启或者关机等操作,还可以实现在省电模式下抬腕点亮屏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活动模式下时,通过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控制与第一处理器本地总线相关联的显示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下时,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控制与第一处理器本地总线相关联的显示单元。
电子设备在活动模式下工作时,需要显示的内容数据量较大,屏幕显示内容有变化时,电子设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刷新动作以在屏幕上显示流畅的动画,采用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可以满足活动模式下的显示数据的高速传输。
电子设备在省电模式下工作时,需要显示的内容较少,一般只需要显示虚拟表盘、时间和步数信息,采用串行外设接口(SPI)即可满足显示要求,降低了系统消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处于省电模式下通过功率适配器充电时,所述第一处理器通电并将电子设备切换到活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4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