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以及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4474.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中濑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C25D11/04;C25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浜松***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部件 缓冲器 等离子电解氧化 缸体 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 研磨处理步骤 活塞 铝合金制 制造 滑动自如 移动自如 研磨 滑动面 活塞杆 膜厚 连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缓冲器和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缓冲器(D)被构成为,具备在内周具有等离子电解氧化膜(A)的铝合金制的缸体(1)、滑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1)内的活塞(2)以及移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1)内并与活塞(2)连结的活塞杆(3)。此外,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步骤和研磨处理步骤,所述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步骤为,在铝合金制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形成膜厚40μm以上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A)的步骤,所述研磨处理步骤为,对等离子电解氧化膜(A)的表面进行研磨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以及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JPH08-177930A中公开的那样,缓冲器被构成为,具备缸体、滑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内的活塞以及移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内并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在这样的缓冲器中,在外力通过活塞杆作用于活塞上从而使活塞相对于缸体进行移动时,对往来于缸体内由活塞划分成的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的工作流体的流动施加阻力从而发挥衰减力。
而且,通常,在构成缓冲器的缸体中利用通过对内周实施镀铬从而使内周面光滑的钢管。
发明内容
在将缸体设为钢管的现有的缓冲器中,存在重量变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利用使铁粉分散在基液中的磁粘性流体的情况下,缓冲器变得非常重,因此期望轻量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的缓冲器以及轻量的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缓冲器被构成为,具备:在内周具有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铝合金制的缸体、滑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内的活塞以及移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内并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
另外,本发明的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在铝合金制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上形成40μm以上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步骤、以及对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表面进行研磨的研磨处理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2(A)是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20μm的膜厚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时的X射线衍射曲线图。图2(B)是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30μm的膜厚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时的X射线衍射曲线图。图2的(C)是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40μm的膜厚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时的X射线衍射曲线图。
图3是在对缸体1的内周实施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并形成等离子电解氧化膜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具有等离子电解氧化膜的铝合金的耐磨损以及摩擦系数的特性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D具备作为滑动部件的缸体1、滑动自如地插入到该缸体1内的活塞2以及移动自如地插入到缸体1内并与活塞2连结的活塞杆3。
以下,对缓冲器D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缸体1是铝合金制的筒体,该缸体1的一端被底帽4封闭,在缸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环状的杆导引导件5。而且,缸体1是将供活塞2滑动接触的内周面作为滑动面的滑动部件,并且,在该滑动面上具备通过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而形成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A。缸体1的作为母材的铝合金是在铝中包含有铜、锰、硅、镁、锌、镍等而成的合金,与纯铝相比在强度方面等优异。
为了在缸体1的内周面形成等离子电解氧化膜A,进行以下处理。首先,在铝合金制的缸体1的内周实施等离子电解氧化处理从而成膜40μ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4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