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82050.0 | 申请日: | 201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龚树强;黄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穿戴 设备 移动 终端 系统 | ||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穿戴设备基于唤醒周期被唤醒,所述唤醒周期由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设置;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
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操作,从所述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至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回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电话通知消息、短信通知消息、系统通知消息或即时通信应用生成的通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在服务器处根据设备标识ID建立绑定关系,所述服务器为第三方服务器;
或,
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直接根据设备标识ID或者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建立绑定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登录所述服务器,上报自身网络协议IP地址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由所述移动终端登录所述服务器后上报;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预设筛选条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保存的通知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筛选条件包括其中至少一种:
获取预设优先级的通知内容对应的通知消息;
获取预设数量的通知消息;
获取预设优先级的应用生成的通知消息;
获取预设优先级的联系人发起的通知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用户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操作,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至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回复包括: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电话通知消息,则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拨号指令,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拨号;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短信通知消息,则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拨号指令,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拨号,或者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短信回复内容和短信回复指令,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短信回复;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即时通信应用的通知消息,则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回复内容和回复指令,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模式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制式进行回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自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调整自身的唤醒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自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调整自身的唤醒周期包括: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蓝牙连接,则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所述唤醒周期为第一周期;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无法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蓝牙连接,则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所述唤醒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20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