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9228.6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和贵;西山幸贵;大井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02M26/29;F02M31/20;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 ||
层叠于管道(30)的内侧的多个冷却板(40)具有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在层叠方向(H)上将第一流路(43)彼此连通。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在层叠方向(H)上将第二流路(44)彼此连通。第一入口连通部(47)、第一出口连通部(48)、第二入口连通部(49)以及第二出口连通部(50)设于与冷却板(40)的层叠方向(H)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排列的方向(W)交叉的方向(L)的一方侧的部位。在第一流路(43)和第二流路(44)排列的方向(W)上,第一入口连通部(47)和第一出口连通部(48)的内部尺寸(D1)比第二入口连通部(49)和第二出口连通部(50)的内部尺寸(D2)小。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在2016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251187号为基础,将该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冷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对被增压器压缩并向内燃机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通过使分别在两个冷却系统中流动的冷却液和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压缩空气。在该中冷器的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管道的内侧层叠有多个冷却板。冷却板具有供第一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路。并且,在层叠的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设有促进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的外翅片。多个冷却板所具有的第一流路彼此和第二流路彼此分别通过多个连通部在层叠方向上连通。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各自的入口管和出口管在多个连通部的层叠方向的端部连通。在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各自中,从入口管供给的冷却液经由与之连通的连通部在多个冷却板的流路中流动,经由其他的连通部从出口管流出。在该多个冷却板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液和在多个冷却板彼此之间流动的压缩空气经由外翅片进行热交换。由此,中冷器能够冷却压缩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DE102012008700A1号说明书
根据发明人们的详细的研究结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发现了以下课题。即,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在位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的一方的管道的外壁中,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换言之,该中冷器中,在管道的外壁中的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像上述那样地,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与连通部连通。因此,在管道内,在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有连通部。因此,该中冷器存在以下问题:能够在管道内设置外翅片的空间因连通部而减少,导致压缩空气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降低。
假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当在与多个冷却板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方侧的部位并排设置入口管和出口管时,产生以下问题。即,当像那样地将入口管和出口管并排设置时,导致在管道内与该入口管和出口管连通的连通部也并排。因此,当在设计上适当平衡地设定第一流路的宽度和第二流路的宽度时,在第一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小的情况下,第一流路彼此的间隔变大得超过需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若使第一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大,则该第一流路的宽度超过需要。另外,当在设计上适当平衡地设定第一流路的宽度和第二流路的宽度时,即使在第二流路的宽度比连通部小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因此,产生以下问题:中冷器的体型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排列的方向,即入口管和出口管排列的方向上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使体型小型化的中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用于热交换器的流体收集箱、相关的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