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9077.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千田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张艳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既能抑制闪烁的发生又能切换帧频率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具有共用电极;驱动部,其驱动上述显示部;以及显示控制部,其控制上述驱动部,上述显示控制部进行用于对上述显示部进行交流驱动的控制,并且在从以第1帧频率驱动上述显示部的第1驱动期间向以与上述第1帧频率不同的第2帧频率驱动上述显示部的第2驱动期间切换时,在上述第1驱动期间与上述第2驱动期间之间设置过渡期间,上述过渡期间包含以取为上述第1帧频率与上述第2帧频率之间的值的至少1种帧频率驱动上述显示部的期间,在上述过渡期间内,以正极性的电压驱动上述显示部的正极性期间的总计时间与以负极性的电压驱动上述显示部的负极性期间的总计时间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进行交流驱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用于电视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汽车导航等用途。特别是,在移动终端用途的显示装置中,要求显示质量的提高以及低功耗化,因此,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12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5-75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3/115088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即使是在显示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中的每一种图像的模式下没有发生闪烁的情况下,在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之间切换帧频率时有时也会发生闪烁,显示质量下降。本发明的发明人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在下面说明针对其原因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当用直流电压(DC电压)持续驱动时,会蓄积电荷或者在液晶层(液晶材料)、电极等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等,而致使显示特性劣化。因此,一般采用使施加电压的极性按每1帧交替地反转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使得施加到液晶层的直流电压成分大致为零的驱动方法。但是,在液晶层(液晶分子)的响应特性根据施加电压的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而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使施加到液晶层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电压的绝对值相互相等,相对于这些电压的液晶层的光透射率也不会相等。其结果是,图像的亮度不同,出现由按每1帧产生的明暗的差所致的闪烁。对此,为了使各帧中的液晶层的光透射率相等,通过调整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电压(绝对值)或者调整施加到共用电极的电压(以下也称为共用电压。),从而使施加到液晶层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电压(绝对值)从相互实质上相等的状态向其中一个极性侧移位。由此,使得液晶层的光透射率大致相等,使闪烁最小化。这样以使闪烁最小化的方式调整后的共用电压也被称为“最佳共用电压”。根据最佳共用电压,在施加电压是正极性时与施加电压是负极性时这两种情况下,液晶层的光透射率相等(图像的亮度相等),其结果是,闪烁变得不醒目。
但是,即使在闪烁被最小化而闪烁不被看到的情况下,在切换帧频率时,根据液晶层、取向膜、绝缘膜等的RC时间常数的平衡,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的平衡有时会暂时失去,其结果是,对闪烁的最小化而言最佳的共用电压(Vcom)暂时变动,因此,在帧频率切换后,闪烁有时会醒目。这种由于某些原因而最佳共用电压出乎意料地发生变动的现象也被称为“Vcom移位”。
如上所示,就现有的显示装置而言,尚未发现既能抑制闪烁的发生又能切换帧频率的方案。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实现低功耗化的方案,记载了在扫描画面的扫描期间之后设置将全部扫描信号线设为非扫描状态的中止期间的驱动方法。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帧频率的切换的记载,有改善的余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广告设备
- 下一篇:处理来自分布式麦克风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