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7165.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珍;S-y.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3 | 分类号: | H04N21/4363;G09F9/302;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泓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显示器 系统 显示装置 用于 控制 方法 | ||
提供一种可通信地耦合到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从多显示器系统的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图像;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使得当在所接收的图像中检测到错误时,通过第一连接器向第一显示装置传送通知检测到错误的反馈信号,响应于反馈信号从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其中图像被压缩的压缩图像,并且对所接收的压缩图像进行解压缩以通过显示器来显示解压缩图像;以及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向多显示器系统的第二显示装置传送压缩图像。
技术领域
按照本公开的装置和方法涉及一种配置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最小化传输差分信令(TMDS)信道配置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和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是在一个屏幕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图像的设备。然而,显示装置也可以执行多显示器功能,其中其连接到多个显示装置以在多个屏幕上显示图像。这样的多显示器系统的代表性示例包括电视墙系统。
电视墙意指,通过以平面形状布置能够输出图像的多个显示装置以允许多个显示装置输出从源设备传送的一个相同图像的一部分,多个显示装置可以操作为具有大屏幕的一个显示装置。例如,电视墙用于以其中配置电视墙的各个显示装置在展览会中分别显示相同图像、或显示不同的图像以被组合为一个完整图像,等等的形式来显示图像。通常以环通输出(loop out)方式实施这样的电视墙系统,其中所连接的显示装置顺序地将图像传送到相邻的显示装置。
同时,当通过最小化传输差分信令(TMDS)方式传送图像时,这样的多显示器系统通常通过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或数字视频接口(DVI)传送图像。具体地,使用一个线缆来传送数字类型的图像和声音信号的HDMI可以仅仅使用在HDMI端子之间连接的HDMI线缆来容易地传送图像和声音信号。最近,由于支持具有4K分辨率的UHD图像的HDMI 2.0标准已经出现,所以可以通过HDMI传送的数据的最大带宽已经被提高到18Gbps,并且可以传送以高达4096×2160(2160p)的分辨率在60Hz被平滑地驱动的图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诸如源设备、线缆特性(线缆的缺陷、线缆的支持带宽)等等的安装环境因素造成用于图像传输的带宽超过由HDMI或DVI标准支持的带宽,则在图像中出现错误而造成屏幕不出现或闪烁的屏幕异常问题。因为其中出现错误的图像被顺序地传送到顺序地连接的显示装置,所以从错误首先出现在其中的显示装置开始,在接收对应图像的所有显示装置中出现屏幕异常。如上所述,在多显示器系统的常规TMDS方式中,因为当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数量较大时在图像传输期间错误出现在图像中的概率增加,所以在能够配置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的数量上存在限制,并且由于带宽的问题难以传送高分辨率图像。
因此,特别是在以TMDS方式传送和接收图像的多显示器系统中,需要寻找通过考虑图像信号的状态实施环通输出来用于稳定地传送超高分辨率图像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克服以上缺点和在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缺点。而且,不要求本公开克服在以上描述的缺点,并且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能不克服在以上描述的任何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地恢复多显示器系统中的屏幕异常现象的显示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可通信地耦合到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从多显示器系统的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图像;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使得当在所接收的图像中检测到错误时,通过第一连接器向第一显示装置传送通知检测到错误的反馈信号,响应于反馈信号从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其中图像被压缩的压缩图像,并且对所接收的压缩图像进行解压缩以通过显示器显示解压缩图像;以及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向多显示器系统的第二显示装置传送压缩图像。
当在所接收的图像中没有检测到错误时,处理器可以控制显示器向第二显示装置传送所接收的图像并且显示所接收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