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发光性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495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浅石智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仓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5/29;C09D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致发光 涂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其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
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7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6-237247号申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内外装部件或各种成型品等的表面的设计性或高级感,有时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薄膜。作为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已知有金属电镀法或金属蒸镀法等,这些方法需要电镀设备或蒸镀设备。
因此,近年来,出于作业工序简单、对设备或被涂物的大小没有限制等理由,掺合有作为光致发光颜料的鳞片状金属填料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得到了使用。
为了利用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具有光致发光性的涂膜,需要在涂膜表面上使鳞片状金属填料相对于该表面进行平行取向。作为使鳞片状金属填料相对于涂膜表面进行平行取向的方法,在光致发光性涂料中掺合流变控制剂的方法、或是使用漂浮型(leafingtype)金属填料或将通过蒸镀而形成的蒸镀金属薄膜粉碎而成的金属薄片(flake)作为鳞片状金属填料的方法是普遍的。
然而,实际上,金属填料大多相对于涂膜表面进行不规则取向,不容易表现充分的光致发光性。
作为能够形成光致发光颜料的取向性优异且富有金属光泽感的涂膜的涂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涂料,其在亲水性树脂及疏水性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了对表面进行了亲水性或疏水性处理的光致发光颜料。
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亲水性树脂与疏水性树脂进行相分离,使光致发光颜料偏向分布在亲水性树脂的层与疏水性树脂的层中的任一层中,从而能够形成富有金属光泽感的涂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7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涂料,由于光致发光颜料分散于亲水性树脂层或疏水性树脂层中,因此未必能够发挥充分的光致发光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光致发光性优异的涂膜的光致发光性涂料。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
所述树脂(B1)的极性可以高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极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形态的光致发光性涂料,能够形成光致发光性优异的涂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涂膜的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致发光性涂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以下所示的(A)成分、(B1)成分、(C)成分及(D)成分。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仓化成株式会社,未经藤仓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