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溶瘤RNA病毒的生长、传播和溶瘤与免疫治疗效果的组合物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73469.X 申请日: 2017-10-03
公开(公告)号: CN110022889A 公开(公告)日: 2019-07-16
发明(设计)人: 默罕默德·塞尔曼;让-赛门·迪阿罗 申请(专利权)人: 渥太华医院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5/76 分类号: A61K35/76;A61K33/24;A61P35/00;C12N7/00
代理公司: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代理人: 王达佐;洪欣
地址: 加拿大*** 国省代码: 加拿大;CA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瘤 肿瘤细胞 癌症 癌症基因疗法 免疫治疗活性 免疫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诱导 含钒化合物 细胞毒活性 癌症疫苗 溶瘤活性 细胞死亡 细胞因子 试剂盒 生长 传播 滴度 给药 应答 肿瘤 感染 治疗 生产
【说明书】:

本文中提供了用于在癌症或肿瘤细胞中提高溶瘤RNA病毒的感染、生长、传播或滴度,在癌症或肿瘤细胞中提高溶瘤RNA病毒的溶瘤活性、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死亡活性和/或细胞毒活性,在癌症或肿瘤细胞中上调对溶瘤RNA病毒的细胞因子应答和/或提高溶瘤RNA病毒的免疫治疗活性,和/或在需要的对象中治疗肿瘤或癌症的方法。这些方法在用溶瘤RNA病毒感染癌症或肿瘤细胞之前、之后或同时,利用给药到癌症或肿瘤细胞的含钒化合物。还提供了相关的组合物、用途及其试剂盒。还提供了生产RNA病毒、基于RNA病毒的癌症疫苗和基于RNA病毒的癌症基因疗法载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在癌或肿瘤细胞中提高溶瘤RNA病毒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和组合物。

背景技术

遗传减毒病毒形成了数目逐渐增加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平台的基础。在过去十年中,癌症治疗剂领域中新兴的溶瘤病毒疗法显示出明显的希望。基于从小的RNA病毒(例如弹状病毒)到大的DNA病毒(例如痘病毒、疱疹病毒)的广范围的病毒骨架的大量溶瘤病毒(OV)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评估,以治疗各种癌症类型。对这种形式的癌症疗法产生实质性激励的是,FDA在2015年授权了批准将基于单纯性疱疹病毒-1(HSV-1)的同类首创新药OV用于黑素瘤的治疗。

溶瘤病毒(OV)通常是自身扩增的生物治疗剂,其已被选择或工程化以偏好性地感染并杀死癌细胞。当有效时,OV不仅通过癌细胞的直接裂解,而且通过下游抗癌免疫应答的产生、血管关闭和治疗性转基因表达,引起肿瘤根除。作为其选择性的基础,OVs利用癌性表型固有的细胞缺陷。这包括功能失调的抗病毒应答和免疫逃避、增加的细胞增殖和代谢和渗漏的肿瘤血管。紧随肿瘤发生而出现的生物学环境良好地适合于支持遗传减毒的OVs的生长,其原本对正常细胞是有害的。

OVs因其具有治愈潜力和其等同于急性流感样症状的相对温和的副作用,始终是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方式。然而,正如在一些人类临床试验中所证实的,对OV的临床应答的非均一性仍然是有待克服的显著障碍。这种应答的非均一性可能归因于妨碍OV的有效递送和在肿瘤内传播的因素。

尽管溶瘤病毒可以并且确实作为单一药剂发挥作用,但大量研究显示,使用操纵细胞的先天性抗病毒免疫应答的药理化合物,病毒的溶瘤、传播和总体效能得以提高[2-4]。除了对肿瘤细胞的溶瘤效应之外,OV还可以通过指导针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5-8]。通过将免疫刺激性基因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中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免疫刺激效应[7-10],例如T-VEC这种基于1型单纯性疱疹病毒的OV,其最近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黑素瘤的治疗[11-13]。OV与其他形式的免疫疗法的组合,现在已作为在人类患者中有前景的方法而出现[6-8]。

钒酸盐是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s)的抑制剂[14,15],对几种生物系统具有广泛作用[16-20]。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表明钒酸盐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21-23]。它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和T细胞发挥刺激作用[22,24],在T淋巴细胞中增强Ca2+信号传导[25],引起自发的T-细胞活化和白细胞介素-2的分泌[26]。

已提出将钒酸盐和基于钒的化合物用于治疗几种类型的疾病。它们因其抗糖尿病潜力而被越来越多地探讨,为此在各种不同的临床试验中对它们进行了评估[27-29]。近年中,在大量基于钒的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破坏细胞代谢和改变细胞器或纺锤体蛋白的明显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了它们表现出抗癌效果[30-33]。

尽管钒酸盐化合物已因其胰岛素模拟效应受到广泛研究,并且通常被用作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的通用抑制剂,但它们对抗癌免疫力的调节尚未被探索。此外,关于钒酸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了解得很少,文献中已报道的情况表明它的效应可能是病毒依赖性的。例如,已表明钒酸盐可以促进潜伏HSV-1的脱落[34],并促进NDV(新城疫病毒)的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3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现钒酸盐限制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SV5感染的细胞的融合[36]。因此,钒酸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仍不清楚,并且对于许多病毒来说完全未被探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渥太华医院研究所,未经渥太华医院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