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承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3438.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喜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商浪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金惠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纤维 尼龙搭扣 纤维面部 带主体 支承带 钩状 中间带部 长度方向两端 连接设置 螺旋状 面接触 下腹部 断续 腰部 缠绕 胸部 穿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承带,其特征在于,该支承带具有带主体,该带主体具有中间带部和连接设置于所述中间带部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尼龙搭扣部,所述尼龙搭扣部具有设置于一表面的钩状纤维面部和环状纤维面部而成,所述环状纤维面部设置于所述一表面相反侧的另一表面,能够通过与所述钩状纤维面部的面接触来结合,所述钩状纤维面部和所述环状纤维面部从所述尼龙搭扣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连续或者断续地设置,所述带主体具有能够从使用者的下腹部穿过腰部而向胸部缠绕为螺旋状的全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支承膝盖或腰等的支承带。
背景技术
在坐在椅子上长时间作业、例如在办公室进行事务作业中保持挺胸,使背肌伸展的正确的姿势会减轻对腰的负担,但难以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当放松时上半身易于自然地向前弯曲。因此,由于长时间的就坐姿势而腰痛的人正在增加。
为了减轻这样的就坐姿势对腰的负担,例如提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部支承装置。该背部支承装置具有上部以及下部弹性带、和设置于上部以及下部弹性带的两端的环状的一对弹性膝带。另外,上部以及下部弹性带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被一体化,并且在其中间部设置有能够进行长度调整的背部支承调整机构(尼龙搭扣)。
该背部支承装置通过将中间部抵接在就坐姿势的人的腰,将一对弹性膝带向前方绕且将一对弹性膝带的环部套在两膝来穿戴。另外,还能够由带扣部件来连结一对弹性膝带,由此能够使两膝不分开。
通过穿戴该背部支承装置,就坐姿势的使用者的腰部被中间部向前方按压,由此,使用者即使无意识也将背肌伸展,其结果,减轻对腰的负担。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一种为了缓和或预防腰痛而使用的护腰带。该护腰带具有相互平行的带下部和带上部,且具有连结着带下部和带上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伸缩性的带体,并且在带下部的两端部和带上部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由钩状纤维面部和环状纤维面部构成的尼龙搭扣。
根据该护腰带,将带体的中央部抵接于使用者的腰,将带下部和带上部的两端部向腹部侧绕,且使各尼龙搭扣的钩状纤维面部和环状纤维面部重叠来进行面接触结合,由此将带体以缠绕在腹部全周的状态固定,据此能够高效地提高腹压,缓和或预防腰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19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39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背部支承装置能够通过背部支承调整机构进行长度调整,因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应对使用者的体格差异、即从就坐姿势的使用者的腰到膝盖的距离,但其调整范围狭窄。因此,难以进行对身高高的人(例如190cm)和身高矮的人(例如140cm)均适合的长度调整。另外,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变高,因此,对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大。
如专利文献2那样缠绕在穿戴者腹部全周穿戴型的护腰带,如果对腹部的紧固松弛则无法发挥效果,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紧固。因此,护腰带压迫穿戴者的腹部,还压迫胃、肠等内脏。因此,在穿戴护腰带的状态下难以进食,在进食时需要取下护腰带,直到在进食后经过一定时间为止避免穿戴护腰带。
并且,由于长期穿戴压迫腹部的护腰带,存在妨碍由肺下半部分进行的呼吸因此肺上半部分的负担变大而发生呼吸障碍,按压胃、肾脏、肠等内脏发生内脏下垂而发生消化不良和便秘等,压迫将下半身的血液输送到心脏的静脉而发生循环器官障碍等,给人体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护腰带构成为,将腰部和腹部压迫固定,由此对腰部和腹部的肌肉的活动施加限制,通过尽可能地不使用肌肉力量来抑制疼痛。作为该情况下的缺点,有使用者被压迫腹部而感觉疼痛、当长时间使用时阻碍血流、通过限制肌肉的活动而导致肌肉自身衰退,当取下护具时疼痛增加等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商浪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商浪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动器-阻尼器单元
- 下一篇:止血用膨胀型加压创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