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甲基吡咯硼络合物、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2671.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市桥泰宜;小林和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G09F9/00;H01L33/50;F21V9/45;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咯 络合物 颜色 转换 组合 光源 单元 显示器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亚甲基吡咯硼络合物为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该亚甲基吡咯硼络合物用于颜色转换组合物。该颜色转换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颜色转换膜用于光源单元、显示器、照明装置。(通式(1)中,X为C‑R7或N。R1~R9各自为选自规定的基团组中的基团。其中,R2及R5从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以外的基团中选择。另外,R2及R5为不包含两个以上的环稠合而得到的杂芳基的基团。R1~R6中的至少一者为包含氟原子的基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甲基吡咯硼络合物、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膜、光源单元、显示器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将基于颜色转换方式的多色化技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照明装置等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所谓颜色转换,是表示将从发光体发出的光转换为波长更长的光,例如将蓝色发光转换为绿色发光、红色发光。通过将具有该颜色转换功能的组合物(以下,称为“颜色转换组合物”)制成膜、并与例如蓝色光源组合,从而能够从蓝色光源取出蓝色、绿色、红色这三原色,即能够取出白色光。通过将组合上述蓝色光源和具有颜色转换功能的膜(以下,称为“颜色转换膜”)而得到的白色光源作为光源单元、并将该光源单元与液晶驱动部分、滤色器组合,从而能够制作全彩色显示器。另外,没有液晶驱动部分时,可直接用作白色光源,例如可用作LED照明等白色光源。
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课题,可举出颜色再现性的提高。为了提高颜色再现性,有效的是使光源单元的蓝、绿、红的各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变窄,并提高蓝、绿、红各颜色的色彩纯度。作为解决该课题的手段,提出了将由无机半导体微粒形成的量子点用作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使用该量子点的技术确实可以使绿色、红色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变窄,并使得颜色再现性提高,但另一方面,量子点不耐受热、空气中的水分、氧,耐久性不充分。
另外,还提出了代替量子点而将有机物的发光材料用作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作为将有机发光材料用作颜色转换组合物的成分的技术的例子,公开了使用吡啶-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另外,关于红色发光材料,目前已公开了使用苝衍生物的红色发光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使用罗丹明衍生物的红色发光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使用亚甲基吡咯衍生物的红色发光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9)。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48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73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17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64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41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4-136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6/108411号
专利文献9:韩国专利公开第2017/004936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即使使用上述有机发光材料来制作颜色转换组合物,从颜色再现性、发光效率及耐久性的提高这样的观点考虑,也尚不充分。尤其是能够同时实现高发光效率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能够同时实现高色彩纯度的绿色发光和高耐久性的技术不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敏剂
- 下一篇:用于钴的化学气相沉积的卤炔基六羰基二钴前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