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帽的开闭结构和充电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1617.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敦;森口弘志;北村秀贵;青岛信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B60K1/04;B60K15/05;B60L53/16;B60R16/04;E05B8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结构 充电 连接器 | ||
帽(4)的开闭结构(1A)构成为:入口阻尼器(42A)的转动轴方向的面(48)与第一支承部(26A)的侧面(30A)在帽(4)转动时维持对置状态。在面(48)设置有凸部(44A),在侧面(30A)设置有凹部(29A),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地构成。入口阻尼弹簧(43A)在凸部(44A)与凹部(29A)在打开位置卡合,且凸部(44A)与凹部(29A)为非卡合状态下,与对置的侧面(30A)抵接地施力。凸部(44A)在打开位置,在转动方向对置的2个倾斜面(441)与凹部(29A)的端部(292A)抵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帽的开闭结构和充电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车辆中,使用帽被能开闭地设置的车辆侧充电用连接器,以将与充电用连接器连接的连接部覆盖。在车辆侧充电用连接器中,弹簧等施力部件向将帽打开的方向施力。在帽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帽与壳体卡定,当操作者解除该卡定时,帽会由于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打开。
在这样的车辆侧充电用连接器中,由于若对帽施力的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强,则帽会猛烈地打开过头,帽自身、帽的开闭结构的耐久性有可能下降,因此,提出了使帽缓慢动作的开闭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5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21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8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5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车辆侧充电用连接器中,虽然未使用高价的旋转式的油压阻尼器来抑制帽打开时的势头,但无论哪一个文献中,用于使帽缓慢打开的结构都复杂,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构成来抑制帽打开时的势头,并抑制帽打开时的晃动的帽的开闭结构和充电用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帽的开闭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与车辆外部的连接对象经由开口部电连接的连接部;帽,所述帽在一端的转动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且在闭合位置封闭所述开口部,在打开位置经由所述开口部将所述连接部露出在所述车辆外部;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以使所述帽从所述闭合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绕转动轴转动的方式施力;一对第一对置面和第二对置面,所述第一对置面和所述第二对置面分别形成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帽,且在所述帽转动时维持对置状态;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对置面和所述第二对置面;以及第二施力部件,所述第二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中的一个卡合部沿一个所述卡合部与另一个所述卡合部在所述打开位置能够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一个所述卡合部具有凸部,另一个所述卡合部具有在所述打开位置处利用所述第二施力部件使所述凸部进行卡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在转动方向对置的2个倾斜面,2个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所述打开位置从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接近对置的接近端部朝向隔开对置的间隔端部在所述卡合方向扩张。
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帽的开闭结构中,2个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接近端部为非接触状态下,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用于插接连接器壳体的锁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