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0417.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荻原明日菜;山本大;田中政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91;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69;H01M50/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 ||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具备外包装构件、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包含Li1‑xNi1‑a‑bCoaMnbO2(满足‑0.2≤x≤0.5、0a≤0.5、0b≤0.5)所表示的含锂的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负极包含尖晶石型结构的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电率设定为30%、在35℃下放置24小时时的外包装构件内的气体组成满足(1)~(3)式。VH2为每1g负极的氢气量(cc),VC3H6为每1g负极的丙烯气体量(cc),VCO为每1g负极的一氧化碳气体量(cc)。0.02(cc/g)≤VH2≤0.1(cc/g)(1)0.05≤VC3H6/VCO≤0.1(2)1≤VCO/VH2≤9(3)。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非水电解质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于便携设备、汽车或蓄电池等中。就包含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言,若反复充放电循环,则会在负极上形成锂枝晶。因此,就使用了碳系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言,担心电阻上升、循环性能下降等电池性能的劣化。相对于此,进行了代替上述的负极碳系材料的金属氧化物的研究。
若在负极中使用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则能够抑制锂枝晶的析出。已知其结果是,能够避免短路、自放电及起火等危险性,能够制作寿命性能优异的电池。另外,已知通过增大比表面积而高输出化成为可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2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电阻上升小、电池膨胀得到抑制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具备该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池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外包装构件、被收纳于外包装构件内的正极、被收纳于外包装构件内的负极和被收纳于外包装构件内的非水电解质。正极包含Li1-xNi1-a-bCoaMnbO2(满足-0.2≤x≤0.5、0a≤0.5、0b≤0.5)所表示的含锂的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负极包含尖晶石型结构的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电率设定为30%、在35℃下放置24小时时的外包装构件内的气体组成满足下述(1)~(3)式。
0.02(cc/g)≤VH2≤0.1(cc/g) (1)
0.05≤VC3H6/VCO≤0.1 (2)
1≤VCO/VH2≤9 (3)
其中,VH2为每1g负极的氢气量(cc),VC3H6为每1g负极的丙烯气体量(cc),VCO为每1g负极的一氧化碳气体量(cc)。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具备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例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局部切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0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二次电池的层压设备
- 下一篇:包括圆柱形果冻卷的锂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