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输送器中使预型件成队列堆积的堆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715.5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3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D·杜德芒;A·德布里斯;F·维利希;E·马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得乐集团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5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法国奥克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器中使预型件成 队列 堆积 装置 | ||
在预型件排列矫直装置(10)的输出端使预型件(12)成队列堆积的堆积装置,预型件尤其是用于由成型站成型为成品容器的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12)。堆积装置具有由刷式输送器(22)构成的输出输送器、和气体式输送器(56),气体式输送器直接布置在刷式输送器(22)的上游,以对进入气体式输送器的预型件(12)吹送压力气体射流(68)及加速预型件向刷式输送器(22)的滑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预型件的排列矫直装置的输出端的下游使预型件成队列堆积的堆积装置,预型件尤其是用于由成型站成型为成品容器的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
背景技术
所述堆积装置用于应用在通过预型件成型、尤其是通过预型件吹制或者拉伸-吹制来制造热塑性材料容器、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容器的设备中。这种设备能以非常高的生产速度极大批量生产容器,生产速度例如高于每小时85000个瓶子。
根据公知的技术,这种容器以两道主要工序生产。在第一道工序中,注塑模制PET制的预型件。该预型件具有基本上呈管形的主体,主体在其轴向端部之一封闭,相对端部由颈部开放。颈部从该注塑模制作业起就具有容器颈部的最终形状。一般来说,容器颈部具有螺纹。
一般来说,预型件具有环形支承面,环形支承面相对于主体的其余部分向外径向凸起并朝主体的封闭端部轴向取向。这种支承面例如由环形的支承环箍承载,环箍相对于预型件的其余部分向外径向凸起地延伸,布置在颈部的基部。
存在这样的设备,其中,预型件一旦注塑成,就直接向成型站输送,每个预型件单独被输送。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预型件在第一地点注塑而成,在第二地点在专用制造设备上通过吹制而模制成容器的最终形状。这种技术允许尽可能靠近装瓶地点进行吹制模制作业,注塑作业不管在什么地点皆可进行。实际上,尺寸小的预型件运输比较容易,成本较低,而吹制之后的容器由于体积很大因而运输具有不经济的缺陷。
如果注塑站和成型制造设备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机械,那么,预型件一般散乱地送达。因此,吹制站配有预型件供给装置,该预型件供给装置配有使预型件排成一队列并直立矫正预型件的排列和矫直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全这种排列和矫直装置的装置,其布置在这种排列和矫直装置的输出端的下游,即这种排列和矫直装置的输出端之外,因此位于该排列和矫直装置与吹制机之间。
本发明尤其涉及预型件的排列和矫直装置,其中,预型件没有被标位。在大多数时间,预型件以一挤紧队列排出,每个预型件与下一预型件接触。这样可确保有效供给后续处理站。
但是,有时发生输出队列的预型件彼此不接触。于是形成会干扰对后续处理站的供给的空缺。制造设备的效率则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前述类型的一种堆积装置,用于定位在使预型件排列成列且矫直预型件的排列矫直装置的输出端的下游,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堆积装置具有气体式输送器和由刷式输送器构成的输出输送器;并且,气体式输送器直接布置在刷式输送器的上游,用于对进入气体式输送器的预型件吹送压力气体射流及加速预型件向刷式输送器的滑动。
因此,本发明可使预型件在被加速之后,由刷式输送器的刷进行制动并在刷之间成队列堆积。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排列矫直装置具有离心机转筒,在离心机转筒中,排列好且矫直的预型件悬置接纳在限定于转盘的周边与外栏杆之间的空隙中,预型件沿离心机转筒自由移动,所述预型件由在外栏杆中实施的输出通道输出;
-气体式输送器具有直形导轨,直形导轨布置在输出通道的延长部分中并且直至刷式输送器,预型件滑动接纳在直形导轨之间,气体式输送器具有通气孔台架,每个通气孔都向被滑动承载的预型件喷射压力气体射流,以将预型件推向刷式输送器;
-通气孔台架至少部分地延伸在预型件的围绕转盘的路径的圆弧形最后部分上,以便向输出通道推送预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得乐集团,未经西得乐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