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空气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568.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R·席福尔斯特;A·胡格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峰座舱荷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2 | 分类号: | B64D11/02;F16K31/26;F16K17/30;B64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空气 截止阀 | ||
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使用改进的废水空气截止阀(10)从飞机的水槽或集水槽释放灰水的系统和方法。本文描述的阀允许废水的排放而没有空气泄露。附加地,如果在管中的排放被阻挡,阀被设计为确保水不能够回流到水槽或集水槽中。
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水空气截止阀”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410,015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大体涉及一种用于在各种压力条件下操作的飞机的阀系统。阀在各种压力条件下打开和关闭,以允许水逸出,但阻止空气通过阀泄漏。
背景技术
飞机被设计为在各种压力条件下操作。当飞机在地面上(或在起飞期间,达到飞行高度之前)时,飞机舱内的压力(舱压力)通常等于飞机舱外的压力(环境压力)。在飞机操作飞行条件期间,舱以相比于外部环境的超压而被加压。舱内部的这种调节和受控的超压在飞机舱内和外部大气之间产生压力上的差异(“压差”)。舱压力比环境压力高。这种压差可以被用于生成用于各种功能在飞机上的真空压力。
例如,压差可以被用于创建用于真空厕所操作的真空。在其它例子中,压差可以被用于对飞机的一个或多个废水系统排放。作为背景,灰废水经常在飞机上生成。这种水包括来自水槽或集水槽水或其它液体,产生于诸如厨房、厕所或飞机上的可以收集或排放水或其它流体任何其它位置的各种飞机模块中。这些系统常常被连接到通往外部环境排放竖管。排放竖管将液体释放到外部环境。
因为这些系统被连接到外部环境,没有在该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交界的阀或其它空气/水管理系统,压差将会引起空气泄露的发生。空气泄露还在舱内创建不期望的噪音。因此,空气截止阀已经被使用在水槽或集水槽和排放竖管之间的交界处,以便阻止这些问题的发生。这些空气截止阀通常使用内部薄膜或盘来操作。为了克服压差并强制薄膜打开或关闭,需要水柱。水柱帮助创建能够引起薄膜或盘的打开的力。如通过现有技术图13中所示的,压差利用与压差相关的力将活塞拉下。柱创建的水压和反向力打开阀的薄膜。水压通过在水位的升高而被创建,使得较高的压力差需要较大的水柱。这些当前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需要存在水柱,这需要附加的安装高度和空间以及附加的用于操作的软管。在具体的例子中,所需要的安装高度是不可获得的。因此,因而期望改进废水空气截止阀。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提供了用于使用改进的废水空气截止阀来从飞机水槽或集水槽释放灰水的系统和方法。此处描述的阀允许废水的排出而没有空气泄露。附加地,如果在管中的排放被阻挡,阀被设计为确保水不能回流到水槽或集水槽中。
在第一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废水空气截止阀,包括:包括入口和出口的壳体;可移动阀体,阀体被定位为依赖于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条件差异而打开或关闭出口,可移动阀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支撑第一活塞和第二开口支撑第二活塞,第一和第二活塞经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构件而被关联,第一端可操作地被连接到第一活塞,第二端可操作地被连接到第二活塞,其中构件的第一端的升高运动引起第一活塞的升高和第二活塞的下降,其中杆的第二端的升高运动引起第二活塞的升高和第一活塞的下降;构件,其在固定点处被固定到浮体,固定点被定位为比第一端更接近杆的第二端;其中进入入口的流体在壳体腔中积聚,直到流体达到引起浮体的漂浮的水平,其中浮体的漂浮引起杆的固定点端的升高,引起第二活塞的升高运动,其中第二活塞的升高运动允许流体流过第二活塞并且通过出口。
在前述或随后的示例中,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或二者都可以具有从中通过的通道。流体被允许经由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或两者而流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废水空气截止阀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废水空气截止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了处于中性压力的废水空气截止阀的侧剖视立体图,其中P1=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峰座舱荷兰有限公司,未经赛峰座舱荷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