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机动车辆的高压喷射系统入口阀的衰减电流的方法以及控制装置、高压喷射系统和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3501.6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T.K.B.谢;D.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0 | 分类号: | F02D41/20;F02D41/24;F02D41/38;F02M59/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刘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机动车辆 高压 喷射 系统 入口 衰减 电流 方法 以及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整用于制动机动车辆(10)中的高压喷射系统(13)的高压泵(15)中的喷射阀(16)的衰减电流(44)的方法,其中,在高压泵(15)的压缩室(33)中,活塞(22)在相继的泵循环(C)中移动。本发明规定:当活塞(22)远离上死点(31)移动时,在高压泵(15)的入口阀(16)仍然关闭的情况下,由控制装置(17)将衰减电流(44)施加到电磁铁(18),并且然后,衰减电流(44)的源于是被再次切断,并且在随后减弱的衰减电流(44)的电流强度信号(46)中检测到感应脉冲(47),并且在多个泵循环(C)上将衰减电流(44)的电流强度值(45)分别调整到不同的电流强度水平(54),并且针对每个电流强度水平(54)关于感应脉冲(47)的时间变化曲线是否满足预定的滞留标准进行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整机动车辆中的内燃机的高压喷射系统的高压泵中的衰减电流的方法。借助于衰减电流来制动高压泵的入口阀的打开运动,以便减小打开噪声。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的高压喷射系统、以及包括高压喷射系统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能够借助于高压喷射系统来输送或泵送用于内燃机的燃料。这种种类的高压喷射系统具有高压泵,该高压泵能够在具有大于200巴的压力的高压侧上将燃料朝向内燃机输送。燃料泵能够具有活塞,该活塞在压缩室或工作容积中的下死点和上死点之间来回移动。为此,活塞能够例如由内燃机的马达轴驱动。活塞的完全循环运动在此被称为泵循环。
作为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活塞运动的一部分,高压泵的入口阀的打开运动在每个泵循环中以从活塞的特定打开位置开始的方式而开始。这于是为进气阶段的开始,在该进气阶段中燃料或一般而言流体通过入口阀流动到压缩室中。在到达下死点之后,进气阶段结束,并且活塞朝向上死点往回移动。在该排出阶段期间,通过活塞朝向上死点的运动,流体再次从压缩室中被驱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入口阀打开,则流体通过入口阀流动回到低压侧。因此,在活塞朝向上死点的运动期间,通过将电流施加到电磁铁,由控制装置来关闭入口阀。被施加有电流的电磁铁磁性地吸引连接到入口阀的衔铁,使得所述阀被一起带动。由于活塞运动,当入口阀关闭时,流体不再通过入口阀被驱出,而是通过出口阀被驱出。出口阀可以是例如止回阀。通过出口阀被驱出的流体在出口阀下游的高压侧上产生流体压力。
入口阀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所描述的打开运动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入口阀在其到达(完全)打开位置时停止,且结果是产生了不期望的噪声。为了对抗噪声的该产生,抑制电流能够在打开运动期间流动通过电磁铁或被施加到电磁铁,以便通过作为结果产生的磁力来制动打开运动,使得入口阀更温和地或以较低速度停止在打开位置中。
由于入口阀在打开运动期间远离电磁铁移动,因此所述电磁铁的抑制电流持续地增加以便在入口阀上施加恒定的制动力。此处的关键因素是在入口阀从关闭位置被释放时必须流动的初始电流。此处,该初始电流被称为初始衰减电流或简称为衰减电流。如果衰减电流的电流强度过高,则由电磁铁施加在入口阀上的抑制力过大,其结果是,入口阀根本不打开或打开得太迟,这继而对进气阶段及因此高压泵的效率具有不利影响。如果衰减电流太弱,则入口阀可能会以过大的动量或以过大的加速度从关闭位置被释放,使得于是流动的抑制电流不再提供用于有效地衰减噪声的足够的制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目的:调整在高压泵的喷射阀的打开运动开始时必须流动的衰减电流的电流强度,以便提供噪声衰减。
该目的借助于本发明的主题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发展由优选方案、下列描述和附图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3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