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及非水电解质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1033.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2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岀田康平;杉原充;茶山奈津子;大森孝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414 | 分类号: | H01M50/414;H01M50/451;H01M50/45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焦成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隔膜 | ||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其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多孔质膜(I);和包含无机填料、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非水溶性聚合物及碱性化合物的多孔质层(II)。提供160~200℃的高温条件下的形状稳定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的电源,尤其是,由于轻质且可得到高能量密度,因此预计作为车辆驱动用的高输出功率电源的需求会增大。
就非水电解质电池而言,在电池内以正极与负极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为了防止两极的短路,在两极间具有离子透过性的隔膜。作为隔膜,优选使用聚烯烃制多孔质膜。聚烯烃制多孔质膜的电绝缘性、离子透过性、耐电解液性及耐氧化性优异。此外,通过使聚烯烃制多孔质膜在异常升温时所设想的100~150℃左右的温度发生孔堵塞,由此切断电流,从而能够抑制过度升温。然而,因任何原因孔堵塞后仍持续升温的情况下,聚烯烃制多孔质膜收缩,由此可能会发生电极间的短路,从而导致非水电解质电池着火。
迄今为止,作为可构成安全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隔膜,提出有下述隔膜:具有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且150℃的热收缩率为10%以上的树脂多孔质膜、和含有耐热性微粒的耐热多孔质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层叠水溶性聚合物的多孔膜和聚烯烃的多孔膜而成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隔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具有聚合物微多孔质膜和由浆料组合物(其包含无机微粒、水溶性聚合物、水不溶性有机微粒、水)所形成的涂层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具有包含耐热性含氮芳香族聚合物及陶瓷粉末的层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等等。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3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4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50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0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就专利文献1~4记载的技术而言,100~150℃左右的温度时的形状稳定性优异,然而,对于在近年来所寻求的高输出功率电源用途中会出现的160~200℃的高温条件下的形状稳定性而言,仍然存在课题。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160~200℃的温度范围内形状稳定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的构成。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其具有:
多孔质膜(I),所述多孔质膜(I)包含聚烯烃树脂;和
多孔质层(II),所述多孔质层(II)包含无机填料、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非水溶性聚合物及碱性化合物,
[化学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1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