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转印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5269.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穐山祐作;榎田和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5/382 | 分类号: | B41M5/382;B32B7/06;B41M5/395;B4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立宇;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转印片 | ||
一种热转印片(100),其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转印层(10),转印层(10)呈由一个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两个以上的层层积而成的层积结构,对于在构成转印层(10)的层中位于与基材最近的位置的层,利用依照JIS‑R‑3255(1997)的微划痕法测定时的临界剪切应力为0.9×108N/m2以上2×108N/m2以下的范围内,并且转印层的剥离力为7.5×10‑2N/cm以下,转印层(10)的剥离力为如下测定的拉伸强度:使用具有热转印片供给单元(201)、加热单元(202)、热转印片卷取单元(203)、位于加热单元(202)与热转印片卷取单元(203)之间的测定单元(204)、位于加热单元(202)与测定单元(204)之间的剥离单元(205)的打印机(200),在施加能量为0.127mJ/dot、热转印片的传送速度为84.6mm/秒的条件下,一边将转印层(10)连续转印至被转印体(300)上,一边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300)上的转印层(10)以50°的剥离角度从热转印片(100)剥离,在该时刻利用测定单元(204)测定的拉伸强度即为转印层(10)的剥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热转印片,已知有各种形态,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3中提出的(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热熔融油墨层的热转印片;(i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接受层的热转印片(有时也称为中间转印介质);(iii)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作为转印层的保护层(有时也称为剥离层)的热转印片(有时也称为保护层转印片);(iv)将这些结构适当组合而成的热转印片,例如,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从该基材侧起依次层积剥离层、接受层而成的层积结构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以及在基材的同一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热熔融油墨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等。关于这些热转印片的转印层,使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重合,利用热敏头或加热辊等加热单元对基材的另一个面进行加热,由此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
最近,对于高速印相适应性优异的打印机的市场需求高,在打印机的内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施加到热转印片的热能逐步增加。关于转印层向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在使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转印层密合的状态下,对热转印片施加热能而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并将已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由此来进行上述转印。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热转印片的转印层的转印中所用的打印机,已知:对热转印片施加热能而使转印层熔融或软化,在该转印层固化前,仅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热时剥离方式的打印机;以及,在转印层固化后,仅将已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冷时剥离方式的打印机。另外,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被转印体和热转印片发生了热粘的情况下,具体而言,被转印体和热转印片粘附到无法将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转印层从热转印片剥离的程度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在基材上直接设置有转印层的热转印片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转印层和基材发生了无意的热粘的情况下,在打印机的内部容易产生热转印片断裂的问题,或者,在打印机内部容易产生引起热转印片的传送异常(有时也称为JAM)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转印转印层时施加到热转印片的热能升高,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因热粘而引起的传送异常的发生频率具有升高的趋势。
在这种状况下,进行了用于抑制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的各种研究,但关于针对在对热转印片施加高热能而将热转印片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会产生的被转印体与热转印片的热粘的措施,仍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最近打印机的小型化推进,其结果,打印机内的热转印片、被转印体的传送路径具有密集且复杂化的趋势。在使用实现了这种小型化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之前的阶段,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或热转印片与打印机的内部机构发生接触,由于此时的冲击等,在打印机的内部容易发生转印层的一部分或全部从热转印片脱落的转印层的贴膜掉落(箔落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产品的图案化
- 下一篇:可吸收喷墨的组合物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