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来生产聚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54001.6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A·A·尤瑟夫;V·洛沃里;D·费拉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6/00;C08F6/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方鲜 |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包含 至少 不饱和 化合物 生产 聚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使用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来生产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聚合段和纯化段,其中所述聚合段的产物在所述纯化段中经受包括以下的一系列纯化步骤:·借助闪蒸分离从所述聚合段的产物中去除蒸气相,以获得第一蒸气相和聚合产物;·使所述第一蒸气相经受压缩和冷凝处理,以获得第二蒸气相和经冷凝单体相;其中所述纯化步骤按该顺序进行。这种方法允许在所述聚合方法中原料的最优利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来生产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根据所述方法生产的聚合物。
在聚合方法中,原料的最优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出于许多原因,包括环境考虑以及经济原因,期望的是争取在聚合方法中使原料最大程度地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此外,通常期望争取使原料最大程度地转化成特定的专用产品,从而避免需要去除副产物的分离步骤并且从方法获得所需的最终产物。
然而,聚合方法通常具有部分原料并不转化成所需聚合物产物的这种性质。这可能例如归咎于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一个这种聚合方法是通过使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聚合来生产聚合物。这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丁二烯。在通过使丁二烯聚合来生产聚丁二烯的方法中,在聚合段中进行聚合过程。聚合段产生包含部分所需产品以及部分未反应原料的产物混合物。
从聚合段获得的产物混合物可经受分离步骤,诸如闪蒸分离步骤,来分离聚合物产物和蒸气相。在闪蒸分离操作中,将具有给定压力的产物混合物引入压力低于产物混合物被进料至容器所处的压力的容器。由于这种降减的压力,产物混合物中的部分物料将蒸发形成蒸气相。另外的部分将不蒸发并且将形成液相或固相。
闪蒸分离容器是生产聚合物材料的领域众所周知的。可将从聚合段获得的产物混合物经由例如位于闪蒸分离容器侧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引入闪蒸分离容器。聚合物产物可形成固相,并且可例如经由底部出口从闪蒸容器中去除。可将通过闪蒸操作获得的蒸气相例如经由顶部出口从闪蒸容器中去除,形成第一蒸气相。
闪蒸操作可例如以≤300kPa、诸如≤250kPa、优选50-300kPa的压降进行。压降是引入闪蒸容器的产物混合物的压力与闪蒸容器中的压力之间的差值。例如,引入闪蒸容器的产物混合物的压力可≥200kPa,诸如200-400kPa。
这种闪蒸分离产生包含在聚合反应期间不被消耗的一定量的原料的蒸气相。期望的是争取使从闪蒸分离获得的蒸气相中的原料再循环。这种原料可包括未反应的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诸如未反应的丁二烯。
这现已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生产聚合物的方法来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聚合段和纯化段,其中聚合段的产物在纯化段中经受包括以下的一系列纯化步骤:
·借助闪蒸分离从聚合段的产物中去除蒸气相,以获得第一蒸气相和聚合产物;
·使第一蒸气相经受压缩和冷凝处理,以获得第二蒸气相和经冷凝单体相;
其中纯化步骤按该顺序进行。
特别优选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选自丁二烯、戊二烯、己二烯、庚二烯、辛二烯,或它们的组合。最优选地,包含至少2个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是1,3-丁二烯。
为了使来自闪蒸分离的蒸气相中的原料转化成可供应至聚合段的原料流,需要将原料从蒸气相中提取并转化成液体形式。这种提取和转化可通过使第一蒸气相经受压缩和冷凝处理来进行。这种压缩和冷凝处理可产生经冷凝单体相和第二蒸气相。经冷凝单体相可包含未反应的原料,诸如丁二烯。从压缩和冷凝处理获得的经冷凝单体相可再循环并进料至聚合段。
压缩可例如在压缩机、诸如液环式压缩机中进行。替代地,可使用多于一个压缩机。具体而言,这种压缩机可为气体压缩机。可适合的典型气体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包括旋转螺杆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和液环式压缩机。具体而言,液环式压缩机适合于压缩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得的第一蒸气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