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体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免疫测定用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3795.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长尾大辅;今野幹男;石井治之;林久美子;小滨奈月;吉田贵行;上山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C01G49/08;G01N33/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颗粒 磁性体 体积平均粒径 样品液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 磁性纳米颗粒 分散稳定性 无机氧化物 硅化合物 免疫测定 聚合物 核颗粒 粒径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体复合颗粒,其通过利用磁性能够在短时间内从样品液体中分离,并且对样品液体的分散稳定性优异。提供一种磁性体复合颗粒,其在包含无机氧化物或聚合物的核颗粒的表面上形成有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中含有磁性纳米颗粒和硅化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的所述磁性体复合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TEM)的值为30nm以上且210nm以下,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所述颗粒的粒径(dDLS)的值与所述体积平均粒径(dTEM)的值之比即(dDLS)/(dTEM)的值为2.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适宜用于免疫测定等的磁性体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进一步涉及使用该磁性体复合颗粒制备的免疫测定用颗粒。
背景技术
对抗原抗体测定法进行了研究,即为了从血液等样品液体中分离和收集各种蛋白质、核酸和细胞等目标物,在规定的颗粒的表面上负载适合于各个目标物质的抗体,并且回收目标物质补充后的颗粒进行分析。
近年来,研究了以下的方法:即,在临床检查中需要快速测定、分析的用途中,为了缩短测定时间,通过使用负载了抗体并附加磁性的载体,在捕获目标物质之后自外部赋予磁性,从而快速回收所述磁性附加载体,回收目标物质。
为了赋予附加了磁性的固定载体以高的磁分离特性,已知有增加对固定载体附加的磁性材料中所包含的磁性成分的比例、以及使该磁性材料为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性材料(尤其是使用饱和磁化强度值大的磁性材料)。
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主要用于免疫诊断等的磁性聚合物颗粒,其平均粒径为0.2~4.0μm,剩余磁化强度为饱和磁化强度的10~35%。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磁性体包封颗粒,其中,作为附加磁性的固定载体,在具有无机氧化物或聚合物的核颗粒的表面配置外壳层,在该外壳层中通过使磁铁矿颗粒与硅酸钠共存,体积平均粒径为10~500nm,数均粒径的CV值为8%以下,且在25℃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5emu/g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6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4191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2公开的作为附加磁性的固定载体的磁性体包封颗粒发挥了优异的磁分离特性。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进一步研究,该磁性体包封颗粒在利用磁性从样品液体中分离回收时存在需要花费时间的情况。
进一步地,发现了该磁性体包封颗粒具有高的耐自然沉降性也很重要。这是因为,发现当磁性体包封颗粒的耐自然沉降性不足时,有时在样品液体中短时间内发生自然沉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如果该磁性体包封颗粒在样品液体中的分散性不足,则样品液体中的抗原抗体的接触有时会变得不充分,因此存在样品液体中包含的目标物质的补充不完全的情况。其结果,可以认为可能会忽略样品液体中重要的目标物质的存在而导致误诊。
本发明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性体复合颗粒,其可以通过利用磁性在短时间内从样品液体中分离,并且对样品液体的分散稳定性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