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管器用鞘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589.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器用 | ||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在将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插管器用鞘拔去后,能够缩短创伤部位的止血所需的时间、能够减轻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上的负担的插管器用鞘。解决手段为插管器用鞘100具备:导管主体110,其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毂部120,其连接于导管主体的基端侧;药剂部160,其具有能够治疗生物体组织创伤部位的止血剂,其中,药剂部配置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117的基端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医疗用器械的插管器组装体中使用的插管器用鞘。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实施将各种导管等经皮地导入生物体内的手术。在这种手术中,使用插管器用鞘(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具备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导管主体和连接于导管主体的基端侧的毂部。插管器用鞘通过将导管主体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从而形成将生物体内与生物体外之间连接的访问路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224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上述各种导管等经皮地导入生物体内的手术(以下,称为“目标手术”)之后,插管器用鞘被拔去。在将插管器用鞘拔去后,被导入插管器用鞘的部位(以下,称为“创伤部位”)需要止血。
作为止血方法,例如,广泛使用了下述方法,即,使用利用流体的注入而扩张的球囊等来压迫创伤部位从而进行止血的方法。然而,若为了将创伤部位止血而历经长时间对创伤部位进行压迫,则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因此,需要能够减轻对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止血的患者带来的身体上的负担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插管器用鞘拔去后,能够缩短创伤部位的止血所需的时间、减轻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上的负担的插管器用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插管器用鞘具备: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导管主体;连接于导管主体的基端侧的毂部;和具有能够治疗生物体组织创伤部位的止血剂的药剂部。另外,药剂部配置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的基端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插管器用鞘,其具备具有能够治疗生物体组织创伤部位的止血剂的药剂部。另外,药剂部配置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的基端侧。通过在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的基端侧配置药剂部,由此,能够在不使药剂部接触生物体组织的情况下,将插管器用鞘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从而实施目标手术。而且,在结束目标手术后,通过将导管主体的基端侧插入创伤部位,由此能够使药剂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创伤部位接触。此外,通过在使药剂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创伤部位接触的状态下将导管主体的基端侧从创伤部位拔去,由此能够将药剂部的至少一部分留置于创伤部位。由于药剂部具有止血剂,因此,通过使药剂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创伤部位接触并且将其留置,从而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止血。因此,在将被经皮地导入生物体管腔的插管器用鞘拔去后,能够缩短创伤部位的止血所需的时间,能够减轻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上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插管器组装体的图。
[图2]为实施方式1涉及的插管器用鞘的剖面图。
[图3]图3(A)为将实施方式1涉及的插管器用鞘的应变消除部附近放大示出的侧视图,图3(B)为将不同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插管器用鞘的图3(A)的应变消除部附近放大示出的仰视图。
[图4]为将图2的虚线部4放大示出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耦合到预先形成的环形结构的激活系绳的环形导管
- 下一篇: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