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463.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乔格·佩特契;沃尔克·卡瑟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器性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3/06 | 分类号: | B64C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刘明霞;陈名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机翼 | ||
1.一种用于飞机(1)的机翼(2,3),所述机翼具有
从所述飞机(1)的基体(7)朝向外机翼端部(15)的翼展方向机翼长度(b)
以及在所述外机翼端部(15)上连接至所述机翼(2,3)的至少三个小翼(8-10),
所述小翼的上游第一小翼(8)在所述飞机(1)的飞行方向上在所述小翼的更下游第二小翼(9)之前,并且所述第二小翼(9)在所述飞机(1)的所述飞行方向上在所述小翼的进一步更下游第三小翼(10)之前,
所述第一小翼(8)产生除由所述机翼(2,3)产生的机翼尖端涡流之外的小翼尖端涡流,
所述小翼尖端涡流和所述机翼尖端涡流在所述第一小翼和所述第二小翼(8,9)之间且垂直于所述飞行方向的平面内叠加,
其中所述平面内的气流相对于所述飞行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小翼(8)借助于所述叠加加宽所述倾斜气流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小翼(9)适于在所述气流中借助于所述第二小翼的空气动力学机翼功能产生具有正推力分量(Fxn)的升力,
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小翼(9)的翼展方向长度(b2)为所述第一小翼(8)的翼展方向长度(b1)的105%和180%之间,并且所述第三小翼(10)的翼展方向长度为所述第二小翼(9)的60%和100%之间,所述第二小翼(9)在所述第三小翼(10)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第一小翼(8)的翼展方向长度(b1)为所述翼展方向机翼长度(b)的3%和8%之间。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第一小翼(8)的纵横比为3和7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第二小翼(9)的纵横比为3和7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第二小翼(9)具有非对称的机翼轮廓,用于增加所述推力分量(Fxn)。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2,3),其中从所述飞行方向看,所述第一小翼和所述第二小翼(8,9)具有相对于所述机翼(2,3)向上的取向。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倾斜气流的相对于所述飞行方向的空气速度角与距所述外机翼端部(15)处的最大空气速度角(17)的区域的距离之间的由所述加宽导致的依赖关系在距所述外机翼端部(15)一定距离处具有中间最大值(18),并且在所述中间最大值(18)和所述外机翼端部最大值(17)之间不会下降到所述最大值(17,18)中的较小一个的25%以下的所述空气速度角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翼(2,3),其中所述倾斜气流的相对于所述飞行方向的空气速度角与距所述外机翼端部(15)处的最大空气速度角(17)的区域的距离之间的由所述加宽导致的依赖关系在距所述外机翼端部(15)一定距离处具有中间最大值(18),并且在所述中间最大值(18)和所述外机翼端部最大值(17)之间不会下降到所述最大值(17,18)中的较大一个的25%以下的所述空气速度角的值。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其中由于所述叠加的涡流,所述平面内的所述倾斜气流具有相对于所述飞行方向的空气速度角与距所述外机翼端部(15)处的最大空气速度角(17)的区域的距离的依赖关系,所述依赖关系保持为所述最大空气速度角的至少25%的值直至所述翼展方向机翼长度的至少5%的所述距离的值。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第一小翼(8)相对于所述第二小翼(9)向上倾斜,并且所述第二小翼(9)相对于所述第三小翼(10)向上倾斜。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翼,所述第三小翼(10)适于产生具有正推力分量的升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器性能公司,未经航空器性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4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