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054.6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0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今井正臣;千田高宽;增渕雄辉;北冈孝史;金本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处置 方法 | ||
提供能够减轻对生物体的负担、同时高效地将在生物体管腔内流动的物体除去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医疗器械(1),其用于插入血管内并捕集该血管内的血栓(300),所述医疗器械具有:长条的轴部(24);和扩张部(20),其是具备多个间隙(21A)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筒体,并且筒体的近位部或远位部与轴部(24)连结,其中,扩张部(20)具有环状的折返部(25),在沿轴向折返的折返状态下,所述折返部在扩张部(2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向近位侧突出,扩张部(20)的从折返部(25)到近位端为止的第二部位(26)的轴向长度比扩张部(20)的从折返部(25)到远位端为止的第一部位(22)的轴向长度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入生物体管腔的医疗器械及使用了该医疗器械的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例如血栓堵塞静脉的一部分后发生疼痛、肿胀的情况。为了对其进行治疗,存在经皮插入器械、将血栓物理性破碎并除去的方法。这样的治疗中,从血管壁完全剥离或部分剥离后的血栓随着血流而到达肺时,存在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此,在进行这样的治疗时,会在治疗前后及/或治疗中使用血栓溶解剂、或在治疗中尽可能地抽吸并除去剥离血栓。然而,即使实施这样的处理,仍然存在临床上成为问题的大小的剥离血栓到达肺等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这样的肺栓塞,将捕集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栓的过滤件留置于血管内的方法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长条地延伸的丝的远位部设置有将线状体编织为筒状而成的过滤件的器械。该过滤件通过将近位侧的部位压入远位侧的部位的内侧并沿轴向折返,从而线状体重叠为双层而整体呈杯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再颁发专利第4298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将过滤件配置于血管内时,血栓被快速的血流按压并贴附于过滤件。血栓贴附于过滤件时,血液的流动受限,是不理想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捕集在生物体管腔内流动的物体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达成上述目的的医疗器械用于插入生物体管腔内来捕集所述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所述医疗器械具有:长条的轴部;和扩张部,其是具备多个间隙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筒体,并且所述筒体的近位部及远位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轴部连结,其中,所述扩张部具有环状的折返部,在沿轴向折返的折返状态下,所述折返部在所述扩张部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向近位侧突出,所述扩张部的从所述折返部到近位端为止的第二部位的轴向长度比所述扩张部的从所述折返部到远位端为止的第一部位的轴向长度短。
达成上述目的的处置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医疗器械来捕集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所述处置方法包括:将收纳有所述扩张部的鞘插入所述生物体管腔内的步骤;在所述生物体管腔内的比病变部更靠下游侧将所述扩张部从所述鞘推出、使所述扩张部基于自身的弹性力扩张从而留置于生物体管腔内的步骤;使所述扩张部成为所述折返状态的步骤;和利用所述扩张部捕集所述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的步骤。
发明效果
对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而言,在使扩张部成为折返状态时,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不易重叠,在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之间产生空间。因此,能够适当地维持扩张部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堵塞,利用扩张部有效地捕集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的俯视图。
[图2]为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的扩张器具、按压轴及鞘组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扩张器具的扩张部的俯视图,(A)表示扩张部扩张的状态,(B)表示扩张部收缩的状态。
[图4]为表示折返状态下的扩张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