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点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983.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稔;榎本幸司;桥本拓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1/288 | 分类号: | H05B41/28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点灯 装置 | ||
提供一种由比额定电力小的电力来点灯放电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放电灯的长寿命化的技术。放电灯点灯装置具有:供电部,对放电灯供给电力,该放电灯在封入有规定的气体的放电容器内对置配置有一对电极;以及电力控制部,对供电部输出与控制电力值相关的信号。供电部是对放电灯供给与控制电力值相应的电力的结构。电力控制部具有反复进行如下的循环的控制模式,该循环是将控制电力值设定为比放电灯的额定电力小的第一电力值之后,设定比第一电力值小的第二电力值的循环。在执行控制模式时,在放电灯的灯电压比规定电压大的情况下,将控制电力值代替第二电力值而设定为比第二电力值大且比第一电力值小的第三电力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灯点灯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等的光源中,使用高水银蒸气压的放电灯。这样的放电灯通过使水银蒸气压变高,能够以高输出得到可见波段的光。
放电灯具有由放电容器形成的大致球形的发光部,在该发光部中,例如以2mm以下这样的极小的间隔对置地配置有一对电极。
放电灯在点灯中,在对置配置在发光管的发光部内的一对电极的前端侧表面分别形成突起,在该突起之间保持放电电弧,由此维持稳定的点灯状态。
此外,放电灯中,有具有如下功能的放电灯:通过供给比该放电灯的额定电力低的电力来实现消耗电力的减少。作为一例,在具备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放电灯的投影仪中,作为影像投影时的模式而设有能够由用户选择的“通常模式”以及“省电模式”。如果用户选择“通常模式”,则放电灯中被供给额定电力,如果选择“省电模式”,则放电灯中被供给比额定电力低的电力。
根据“省电模式”,能够实现消耗电力的减少,但有以下这样的问题。即,电极前端的突起的形状变形,或者根据情况会消失,从而产生起点分别不同的放电电弧而导致放电位置不稳定,发生所谓闪烁(flicker)的投射光的闪变。作为其理由,认为是在省电模式时因供给电力降低而电极的温度下降,无法得到稳定的热电子释放。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提出了在供给放电灯的额定电力的50%的电力的期间,定期地投入额定电力的80%的电力的技术。具体而言,公开了如图8所示,通过将额定电力的80%投入规定时间t,使电极的前端的温度上升,由此对电极的突起的形状进行修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87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通过本发明者们的专心研究,了解到在通过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使放电灯点灯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某一定以上的时间,则放电灯的灯电压急剧上升,结果,放电灯的寿命变短。更具体而言,了解到因放电灯的灯电压急剧上升而电极的突起变形,或者根据情况会消失,从而发生上述的投射光的闪变,难以实现稳定的放电电弧。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目的是提供在通过比额定电力小的电力来点灯放电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放电灯的长寿命化的技术。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
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电部,对放电灯供给电力,该放电灯在封入有规定的气体的放电容器内对置配置有一对电极;以及
电力控制部,对上述供电部输出与控制电力值相关的信号;
上述供电部是对上述放电灯供给与上述控制电力值相应的电力的结构;
上述电力控制部具有反复如下的循环的控制模式,该循环是将上述控制电力值设定为比上述放电灯的额定电力小的第一电力值之后,设定为比上述第一电力值小的第二电力值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