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不连续接收(DRX)模式操作的波束训练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837.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S·纳加拉贾;骆涛;S·阿卡拉卡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28 | 分类号: | H04W76/28;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续 接收 drx 模式 操作 波束 训练 | ||
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基于DRX参数来配置用于波束细化的参考信号。例如,一种由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不连续接收(DRX)参数来确定用于用户设备(UE)的参考信号配置,并且向UE发信号通知该参考信号配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DRX参数。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2016年8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80,306和2017年8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684,459的优先权,这两份申请都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它们的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用于波束选择和细化的参考信号配置。
背景技术
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接入系统。这种多址接入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改进的LTE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来说,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地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一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例如,节点B、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AP)、基站收发机(BST)、传输/接收点(TRP))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者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这种通信链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均具有一些方面,但这些方面中没有单一的一个可以单独地对其期望的属性负责。下文表述的权利要求书并不限制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现在将简要地讨论一些特征。在仔细思考这些讨论之后,特别是在阅读标题为“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之后,人们将理解本公开内容的特征是如何具有优势的,这些优势包括:无线网络中的接入点和站之间的改进的通信。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通常,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不连续接收(DRX)参数来确定用于用户设备(UE)的参考信号配置;向UE发信号通知该参考信号配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DRX参数。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通常,该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不连续接收(DRX)参数的参考信号配置的信令;根据该参考信号配置,在DRX开启时段期间或者在DRX开启时段之前,执行与基站的波束训练。
通常,本文的方面包括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处理系统,如实质上参考附图所描述并通过附图所示出的。
在结合附图了解了下面的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方面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虽然相对于下面的某些方面和附图讨论了本公开内容的特征,但本公开内容的所有实施例都可以包括本文所讨论的优势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换言之,虽然将一个或多个方面讨论成具有某些优势特征,但根据本文所讨论的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使用这些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用类似的方式,虽然下面将示例性方面讨论成设备、系统或者方法方面,但应当理解的是,这些示例性方面可以利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上面所描述特征的实现方式,本申请针对上面的简要概括参考一些方面给出了更具体的描述,这些方面中的一些在附图中给予了说明。但是,由于本发明的描述准许其它等同的有效方面,因此这些附图仅仅描绘了本公开内容的某些典型方面,其不应被认为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