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障涂层修复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1716.6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K·P·麦克沃伊;J·鲁德;L·E·萨拉;S·科拉;A·萨哈;K·凯沙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C04B41/87;C04B41/00;F01D5/00;C23C28/00;C23C18/06;C23C1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学春;侯颖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组合物 氧化钇稳定 氧化锆颗粒 修复层 陶瓷组合物 热障涂层 水性分散剂 水性粘结剂 热处理 氨水溶液 胶体溶液 受损区域 沉积 | ||
1.一种修复组合物,包含:
陶瓷组合物,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40至约60;
胶体溶液,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5至约25;
水性粘结剂,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至约15;
水性分散剂,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4至约8;
氨水溶液,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至约10;
其中,所述陶瓷组合物包含:
具有从约250nm至约1000nm的平均直径的第一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5至约30;
具有从约2μm至约10μm的平均直径的第二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0至约25;以及
具有从约20μm至约250μm的平均直径的第三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0至约70;
并且其中,所述胶体溶液包含:
水性溶剂,其量是所述胶体溶液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90至约98;以及
具有从约2nm至约200nm的平均直径的第四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胶体溶液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2至约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合物,其中,所述修复组合物不包含硅酮、二氧化硅或硅酸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所述第二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所述第三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以及所述第四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具有从约4至约60摩尔百分比的钇氧化物含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性粘结剂包含水和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的粘结剂:聚(碳酸亚烷基酯)共聚物、纤维素粘结剂、聚(乙烯醇)、以及聚乙二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性分散剂包含聚丙烯酸铵和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合物,其中,所述氨水溶液包含氨和水,其中,所述氨的量是所述氨水溶液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25至约50。
7.一种用于修复热障涂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热障涂层被涂覆在部件上,并且其中,所述热障涂层具有受损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将修复层沉积到所述受损区域上,所述修复层包含修复组合物;以及
在从约900℃至约1400℃的温度下热处理所述修复层,以由此形成补片;
其中,所述修复组合物包含:
陶瓷组合物,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40至约60;
胶体溶液,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5至约25;
水性粘结剂,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至约15;
水性分散剂,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4至约8;以及
氨水溶液,其量是所述修复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至约10;
其中,所述陶瓷组合物包含:
具有从约250nm至约1000nm的平均直径的第一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5至约30;
具有从约2μm至约10μm的平均直径的第二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10至约25;以及
具有从约20μm至约250μm的平均直径的第三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陶瓷组合物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50至约70;
并且其中,所述胶体溶液包含:
水性溶剂,其量是所述胶体溶液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90至约98;以及
具有从约2nm至约200nm的平均直径的第四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颗粒,其量是所述胶体溶液的按体积计从百分之约2至约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沉积所述修复层之后并且在热处理所述修复层之前,在从约50℃至约120℃的温度下干燥所述修复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7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