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虫监测家具腿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7740.2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韦缇·萨里马;阿库·维斯卡里;马蒂姆·戈伊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尔帕斯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A47B91/14;G06Q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王博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虫 监测 家具 | ||
一种用于诸如臭虫的昆虫的监测装置,包括:构成家具腿的细长件,其中,所述细长件包括:细长件内的空间,其包括用于昆虫的诱捕器;腿部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其中,昆虫可进入诱捕器,开口通过倾斜且光滑的通道连接到诱捕器,使得进入开口的臭虫滑向诱捕器。还提供了对应的用于臭虫监测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监测并捕捉昆虫的设备。特别地,然而并非唯一地,本发明关于臭虫(bedbug)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臭虫(也叫做臭虫科(bed-bugs)和床虱(bedbugs))是只以血液为生的寄生昆虫。它们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特别讨厌的东西,因为其通常在注意不到的情况下在夜里吸血。在许多情况中,个别的叮咬甚至可能表现不出任何可见的痕迹,但是除了已知携带疾病以外,通常小范围中的多次叮咬还可能引起红肿、肿胀、发痒的伤痕、炎症,甚至过敏反应。
臭虫在人类沉积物周围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但是近些年来,其在发达国家中的分布和流行也在增加。这再次使其引起了更广泛公众的关注,并且臭虫控制的市场及其解决方案的数量日益增加。
治理虫害的特别困难之处是成功地消灭所有的昆虫及其虫卵。通常这需要使用有毒的杀虫剂或长时间广泛实施的高温处理。因此,能够积极地检测和评估包括其规模和普遍性的潜在侵扰是该问题的最佳处理的关键。这不仅对于消除昆虫很重要,而且对于为患有任何上述疾病的人提供正确诊断也很重要。
然而,如简要提到的检测臭虫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技巧。这些昆虫主要是夜间活动的,非常小,它们甚至可以一年不吃东西也能活下来。进一步,它们可生活在衣服、床单、家具、地板和踢脚板之间的各种缝隙中,这些缝隙通常难以彻底检查。臭虫也容易从外面传播,比如从商店、体育馆和酒店。
显然,臭虫检测可能需要时间和资源,并且手工进行非常费力且低效。在许多情况中,手动检测粪便物质和脱落皮肤的迹象意味着已经存在臭虫,尽管这并不足以确认它们仍然存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些诱捕器和检测装置,但是其都尚未能够提出检测和捕获臭虫的综合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也是可扩展的、划算的且智能的。
在下文中介绍一些现有技术解决方案。
US 2001042338 A1公开了一种昆虫阻止支架,其防止昆虫爬到容纳食物、水等的结构上。WO 2008051501 A2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其利用传感器基于检测到的硝化杆菌素来检测臭虫。GB 2524307 A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指示害虫活动的设备。WO 2014125158 A1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对节肢动物进行成像的方法和设备。US 5042192 A大体上公开了一种带有用于爬行生物的屏障的支架。US 200801777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爬行害虫爬上家具的圆盘屏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至少减轻现有技术设备中的显而易见的上述缺点,特别是在监测和捕获臭虫方面。该目的通常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及对应的设备和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可布置为连接到任何期望的家具,该家具利用家具腿。更进一步,该解决方案的集成程度使得其几乎不明显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使得能够实时地监测臭虫,这不仅几乎淘汰了人工检查及其产生的错误,而且使得没有专门知识的人可能监测并检测臭虫。这些人是例如酒店员工、校园员工、清洁工、房东及其他物业经理和护理人员,以及普通人。该解决方案允许远程监测和控制,这对于现代可用性标准来说也是方便的。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结构简单。这使得其在制造中是可扩展的和划算的。更进一步,其使用简单且安全,因为其不需要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杀虫剂。进一步,该解决方案利用开口作为昆虫的天然诱因,因为其自然地寻求进入缝隙等。
进一步,本发明的设备允许检测臭虫侵扰的发生并估计其规模,这可用来优化消灭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尔帕斯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瓦尔帕斯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7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