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出可经空气排放的物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416.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郝俊梅 |
地址: | 德国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出 空气 排放 物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出可经空气排放的物质的设备(1),该设备具有空气入口(3)、用于添加有物质的空气的排放喷嘴(2)、排空区域(4)、从排空区域导引至排放喷嘴的第一空气导引通道(6)、从空气入口导引至排空区域的第二空气导引通道(7),添加有物质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排放喷嘴排出,具有待排放物质的腔室(5)能够被安装在所述排空区域中,第二空气导引通道(7)通过连接通道(8)与第一空气导引通道(6)形成流体连接,并且沿穿过连接通道经由入流口(9)至第一空气导引通道的入流方向(R)流动的空气相对于添加有物质的空气在入流口的区域中流入第一空气导引通道的流动方向(S)垂直定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出可经空气排放的物质的设备,其中,在吸入器的特殊领域中规定,该设备用于药用物质的排放。
这种设备具有空气进口和排放喷嘴。排放喷嘴可以构造为口形件,用于由合理的使用者进行抽吸加载。通过排放喷嘴可以将被添加了物质的空气尤其通过抽吸加载而被排出。
所述设备此外还优选用于输出存在于腔室内的物质。该腔室可以罐状地构造,优选由必要时透明设置的硬质塑料制成。该腔室可以具有薄膜状的、优选为打开而可被刺穿的盖部。该腔室还可以是透明塑料腔或是透明塑料条的一部分。还可以涉及一种用于一次性排空的设备,此后该设备应被打开并且安装新的腔室,或者可以涉及一种设备,其中,逐渐地、优选逐步将多个腔室安置在排空区域中,这例如借助透明塑料条完成。
现有技术
关于现有技术主要援引文献WO 2010/084415A1(US 2012/0037158A1),此外还援引文献WO 01/26720 AI(US 6,880,555 Bl)。
由文献GB 2 407042A还已知一种用于输出可经空气排放的物质的设备,其中,构造了具备圆形边缘轮廓的入流口。相类似的现有技术还通过文献EP 208 2764 A1给出。
由文献WO2014/006135 A2还已知一种设备,其中,第一空气导引通道通过使用有待排空的腔室的顶侧而作为在设备的闭合状态下平面状表面与可摆动设备件沿流动方向延伸的肋条共同运动。相类似的现有技术由可以从DE102008023376A1得知。另外还可以参考文献DE 10 2014 005 646 A1、DE 10 2009 041 664 A1和WO2015/110832 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标方向在于对腔室有利的排空。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方向还在于这种设备的有利的构造。另一目标方向还在于所述物质在排放的空气中尽可能精细的分散。这尤其还涉及所述设备的简单构造。
优选地,该设备还具有排空区域,带有待排放物质的腔室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排空区域中。第一空气导引通道可以从排空区域导引至排放喷嘴。此外,第二空气导引通道可以从空气入口导引至排空区域。
第二空气导引通道通过连接通道与第一空气导引通道形成流体连接。连接通道构成旁路,不含所述物质的空气能够优选流动经过所述旁路。可载有物质的空气流可以导引经过另外的、基本上由两个连接通道构成的流动路径。
经由入流口流入第一空气导引通道的空气的入流方向定向为垂直于添加有物质的空气在第一空气导引通道中在入流口的区域中的流动方向。通过在入流口的区域中先后依次出现的空气流实现了在排放喷嘴的区域中有利的涡流。由此实现所述物质的进一步分解,从而出现所期望的极小的、有利于吸入的颗粒。
还可以设置仅一个这种连接通道。
设置在底部侧上的所述入流口设计为横向于添加有物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构造的狭缝状的开口,所述开口在第一空气导引通道的宽度的主要部分上、在横向于流动方向观察的宽度的50%以上、乃至宽度的90%或100%上延伸。尤其优选与入流口相对置地,第一空气导引通道的壁部(顶部)封闭地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未经艾尔弗雷德.冯舒克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