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知MME终端不成功寻呼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1604.2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7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金鉐中;徐健;边大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宝霏;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寻呼 终端 成功 移动性管理实体 无线通信系统 方法和装置 发送指示 通知终端 寻呼失败 寻呼消息 终端发送 基站 检测 | ||
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通知终端的不成功寻呼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检测终端的寻呼不成功;以及向MME发送指示终端的寻呼不成功的寻呼失败指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站通知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关于终端的寻呼失败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第4代(4G)通信系统上市以来对无线数据业务激增的需求,正在不断努力开发增强的第5代(5G)通信系统或预5G(pre-5G)通信系统。由于这个原因,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期长期演进(LTE)系统。
在NR标准化的讨论中,RRC_CONNECTED状态和RRC_IDLE状态被默认定义为RRC状态,并且另外引入RRC_INACTIVE状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用户设备(UE)执行与RRC_IDLE状态类似的无线电控制过程以便于降低功耗。然而,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与RRC_CONNECTED状态类似地维持UE与网络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便于最小化当转变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需的控制过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在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基站(BS)在寻呼UE中已经失败,S-GW/UPF也不会获知BS是否向UE递送了由S-GW/UPF提供的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因此S-GW/UPF可能将后续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到BS。因此,BS可以缓冲数据并朝着UE重复寻呼。当即使BS在UE的寻呼中已经失败而BS仍连续执行数据缓冲和寻呼时,可能导致UE与BS之间或BS之间的不必要的信令。因此,需要提出一种BS向MME/AMF通知关于UE的寻呼失败的过程。
技术方案
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BS)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通知关于用户设备(UE)的寻呼失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向UE发送寻呼消息;检测UE的寻呼失败;以及将指示UE寻呼失败的寻呼失败指示发送给MME。
UE可以处于轻连接模式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跃模式。轻连接模式或RRC非活跃模式可以是释放UE和BS之间的连接并且保持BS和MME之间的UE相关连接的模式。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发起寻呼定时器。当直到所发起的寻呼定时器期满BS都没有从UE接收到对所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时,可以检测到UE的寻呼失败。当检测到UE的寻呼失败时,可以将寻呼失败指示发送到MME。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BS没有从UE接收到对所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时,将寻呼消息重新发送到UE。当寻呼消息的总传输的数量等于寻呼消息的阈值传输的数量时,可以检测到UE的寻呼失败。当检测到UE的寻呼失败时,可以将寻呼失败指示发送到MME。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释放BS与MME之间的UE相关连接。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向MME发送指示释放BS与MME之间的UE相关连接的消息。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删除UE的UE上下文。可以释放BS与MME之间的UE相关连接。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缓冲从服务网关(S-GW)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UE的寻呼失败时,丢弃缓冲的下行链路数据。
MME可以是接入和移动功能(AMF)。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基站(BS)接收用户设备(UE)的寻呼失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BS接收指示UE的寻呼失败的寻呼失败指示;以及向至少一个BS发送寻呼消息。
至少一个BS可以是具有属于UE被注册的跟踪区域的小区的BS。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1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