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树脂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882.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栗原哲男;小山田洋;川路康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J5/00;C08L27/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树脂 成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特性优良并且韧性、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的平衡优良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一种聚酰胺树脂成型体,其包含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聚酰胺树脂含有1质量份~15质量份的(B)含氟树脂,在(A)聚酰胺树脂中分散的(B)含氟树脂是数均粒径为0.8μm以下的粒子,并且分散的(B)含氟树脂具有粒径为0.8μm以上的粒子,粒径为0.8μm以上的粒子中的在保持一次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形成为二次粒子的粒子比例为60%以上和/或分散的(B)含氟树脂的结晶度为42J/g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特性、机械特性优良的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聚酰胺树脂成型体,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在聚酰胺树脂中以特定的分散状态分散有含氟树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成型体。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的滑动特性、成型加工性、机械物性、耐化学品性优良,因此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作产业材料用、汽车用、电气和电子用或者工业用等各种各样的部件材料。
作为进一步提高聚酰胺树脂的滑动特性的方法,通常已知配合含氟树脂、石墨、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滑剂并进行混炼而得到的组合物。近年来,在汽车领域、电气和电子领域等中金属构件的树脂化不断加速,特别是最近在汽车领域中从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的轻量化、降低成本、装配工序合理化的观点考虑,要求滑动特性更优良、韧性和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更优良的成型材料。
作为进一步提高滑动特性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熔点接近的硬质树脂与含氟树脂在高剪切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将含氟树脂的最大分散粒径调节至950nm以下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包含树脂组合物的动力传动导向用滑动构件,所述树脂组合物通过在基材树脂中配合利用电子射线照射进行改性后的含氟树脂粒子并通过反应挤出而使含氟树脂微细化而得到。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在聚酰胺树脂中配合硅氧烷化合物和含氟树脂并进行熔融混炼而改良了滑动特性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4762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46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02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而言,在使用例如聚四氟乙烯作为含氟树脂的情况下,为了将其微细分散,需要在聚四氟乙烯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在高剪切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存在因聚酰胺树脂的劣化而导致机械强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对于利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制作的组合物而言,需要利用电子射线照射进行含氟树脂的改性,繁杂且存在成本升高的担忧,而且有可能损害含氟树脂的特性。
此外,对于利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法制作的组合物而言,虽然通过硅氧烷化合物与含氟树脂的并用而改善了滑动特性,但是并未进行单独利用含氟树脂的滑动特性改善的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含氟树脂微细分散于聚酰胺树脂中从而滑动特性、机械特性更优良并且比较廉价的聚酰胺树脂成型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将在聚酰胺树脂中分散的含氟树脂是数均粒径为0.8μm以下的粒子、并且在保持在含氟树脂粉体中观察到的一次粒子的形态的状态下形成为二次粒子的粒子比例为60%以上和/或分散的(B)含氟树脂的结晶度为42J/g以上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