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及伺服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6477.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7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曲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驱动器 检测 电路 | ||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10),包括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以及第三端口(c),第一端口(a)连接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13),第二端口(b)连接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14);电压检测模块(11),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口(c);控制模块(12),连接电压检测模块(11);其中,在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13)无输入时,第一端口(a)与第二端口(b)断开,第一端口(a)与第三端口(c)连接,电压检测模块(11)检测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13)电压,当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端口(a)与第二端口(b)保持断开状态,否则,控制第一端口(a)与第二端口(b)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当检测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13)电压大于预设值时将负载模块(14)断开,能够解决当输入电压过大而导致伺服驱动器负载模块中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伺服驱动器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伺服驱动器电源规格:三相220V和三相380V,而现有伺服驱动器的母线电容耐压等级约为400V,如果误将三相380V电源电压作为220V的输入电源,则驱动器的母线电容会因为过压而爆炸。
然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伺服驱动器都是与母线电容直接相连,在任何时候,电流都是直接经过母线电容,当用户对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规格不了解或者应用现场的电压等级和伺服驱动器的电压等级不匹配时,容易因为电源电压接错而损坏伺服驱动器。尤其是当220V级的伺服驱动器误接380V电源电压时,驱动器的母线电容会因为过压而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及伺服驱动器,能够解决当输入电压过大而导致伺服驱动器负载模块中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口;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其中,在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无输入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电压,当所述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保持断开状态,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伺服器包括:整流电路、检测电路、母线电容、逆变电路及外围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口;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其中,在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无输入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电压,当所述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保持断开状态,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伺服驱动器的电路中新增第一开关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及控制模块,当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将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断开,进而避免电流流向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解决当输入电压过大而导致伺服驱动器负载模块中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6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