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订阅者自激活设备、程序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4761.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C.贾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德移动安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50 | 分类号: | H04W4/50;H04W8/24;H04W60/04;H04W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订阅 激活 设备 程序 方法 | ||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上的便携式设备的自激活的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该第一服务器从具有唯一标识符的特定便携式设备接收第一消息,该唯一标识符指示设备的设备类型,该设备类型是第一类型的便携式设备和第二类型的便携式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数据的第二消息被发送到第二服务器,该数据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相对应的设备类型。当所确定的设备类型是第一类型时,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消息发送激活消息;当所确定的设备类型是第二类型时,第二服务器在长于启动序列时间的延迟间隔之后发送激活消息。激活消息提示用户激活设备以在无线网络上使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5月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331,887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由订阅者提供自激活以在无线网络上注册便携式无线设备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服务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商品。因此,竞争压力正在导致竞争加剧,迫使移动网络经营者(运营商)不仅关注订阅者增长,还关注降低成本的方法。一种相对较新的在低成本基础上添加订阅者的方法是通过自带设备(“BYOD”)程序,其中订阅者自带设备并简单地将运营商发行的诸如SIM(订阅者识别模块)卡(SIM可以实现为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的模块卡插入到设备中。BYOD程序为运营商提供了在物流、资本支出和风险上省钱的能力,同时通过简单地销售SIM卡开辟了新的低成本销售分布渠道。
当BYOD程序占据时,需要自激活机制以允许订阅者在没有无线运营商的帮助的情况下激活无线订阅,使得订阅者不需要呼叫客户服务关怀或访问网站。开销的相应降低还降低了无线运营商的成本。过去,基于SIM工具包(“STK”)的应用程序允许使用SMS(短消息服务)消息传递等在运营商的特定网络上自激活无线设备。这种自激活在具有有限的功能并且通常在较低级别的软件平台上运行的功能手机和以前的无线设备上是可行的。随着较新的智能手机具有更强大的操作系统(“OS”)和高级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在启动序列期间智能手机初始化的同时从SIM运行自激活应用程序可能导致手机锁定或以其他方式冻结智能手机OS。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其允许经由SIM(或UICC)上的应用程序自激活无线设备,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无线设备的初始化并因此挫败客户体验。
发明内容
先前的SIM自激活应用程序不具有调节自激活应用程序何时应该运行的定时的能力,也不具有确定将其插入的设备的类型的能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订阅者通过利用SIM卡上的应用程序来激活移动订阅,该应用程序在无线运营商的帮助下,取代了通常与在店内或在线激活相关联的传统注册机制。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上的便携式设备的自激活的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关于多个便携式设备的信息的数据库,该信息包括便携式设备的设备类型,该设备类型对应于多个便携式设备中的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特定便携式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指示特定便携式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唯一标识符,该设备类型包括第一类型的便携式设备和第二类型的便携式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包括包含与特定便携式设备相对应的设备类型的数据的第二消息。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服务器,其被配置为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二消息,并基于第二消息的设备类型数据,确定何时向便携式设备发送激活消息。当所确定的设备类型是第一类型的便携式设备时,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消息发送激活消息;当所确定的设备类型是第二类型的便携式设备时,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消息,在延迟间隔之后发送激活消息。激活消息被配置为提示用户激活特定便携式设备以在无线网络上使用,并且延迟间隔对应于第二类型的便携式设备的启动序列时间,使得延迟间隔长于第二类型的便携式设备的启动序列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德移动安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捷德移动安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