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材料、片状模塑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8504.6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小并谕吉;土屋征司;风早祐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4 | 分类号: | C08J5/04;B29B11/16;C08F283/01;C08F290/06;B29K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材料 片状 塑料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提供可保持异氰酸酯类增稠剂带来的充分的初期增稠且抑制经时地过度增稠、以及抑制成型时的流动性降低、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成型性的SMC、用于获得前述SMC的成型材料、以及使用了上述SMC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成型材料包含基体树脂组合物和(C)成分:纤维长度为5mm以上且120mm以下的增强纤维束,所述基体树脂组合物包含:(A)成分:具有羟基及羧基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和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B)成分: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D)成分:异氰酸酯化合物及(E)成分:金属螯合物,(E)成分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的比例为0.002质量份以上且0.080质量份以下。使用了上述成型材料的SMC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材料、片状模塑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申请基于2016年5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097267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包含基体树脂组合物和增强纤维、及填料等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能够在塑料所具有的易加工性、非腐蚀性、轻质性的基础上附加机械强度,因此被广泛用于电气电子机器用构件、建筑材料、车辆用构件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通过各种方法制造的,例如广泛使用如下方法:制作预浸料,将其层叠并使其加热固化,所述预浸料是预先浸渗有基体树脂组合物的增强纤维基材。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预浸料的成型中难以制作的、具有微细凹凸的复杂形状的成型品的制造中广泛使用了片状模塑料(以下,称为SMC)。对于SMC而言,通常使用纤维长度比预浸料中所使用的增强纤维短的增强纤维,在成型时容易在成型模具内流动,因此也能够应对模具的微细的凹凸形状。作为SMC,例如,已知有含有纤维长度短的增强纤维且含有包含以不饱和聚酯、环氧丙烯酸酯等为代表的热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片状模塑料(例如,专利文献1~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7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10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207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147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169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2318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提高用于成型之前的SMC的处理性,大多使用增稠剂。在上述的含有不饱和聚酯、环氧丙烯酸酯等含有羟基、羧基等的热固化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增稠剂,例如使用异氰酸酯类增稠剂等。通过使用异氰酸酯类增稠剂,能够容易使SMC增稠,得到具有优异的处理性的SMC。但是,包含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SMC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经过,成型时的流动性会降低,会产生成型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SMC中,为了促进成型时的固化反应,大多会使用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固化性树脂、固化性单体等)100质量份为0.0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左右的固化促进剂(专利文献1~6)。作为固化促进剂,例如,已知有乙酰丙酮铁(III)等金属螯合物等。但是,以往利用异氰酸酯类增稠剂使SMC增稠的情况下,未对配合有固化促进剂时经时的过度增稠、抑制上述SMC成型时的流动性降低的效果进行考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保持异氰酸酯类增稠剂带来的充分的初期增稠且抑制经时地过度增稠、以及特别是抑制包含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情况下容易明显化的成型时的流动性降低、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成型性的SMC、用于得到上述SMC的成型材料、以及使用了上述SMC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8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