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和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5714.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金谷浩司;日野智道;加藤慎平;丰田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51/43 | 分类号: | C07C51/43;C07C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丙烯酸 精制 方法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是将原料甲基丙烯酸和甲醇混合,使甲基丙烯酸的晶体从该混合溶液中析出并将该晶体和母液分离的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以所述混合液中的甲醇的浓度为3.0~3.75质量%的方式将原料甲基丙烯酸和甲醇混合,在冷却式结晶槽内,使甲基丙烯酸的晶体从所述混合溶液中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甲基丙烯酸的制造方法,有利用分子态氧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对异丁烯、叔丁醇、甲基丙烯醛或异丁醛进行接触气相氧化的方法。在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生成物中,除目标物的甲基丙烯酸(沸点161℃/760mmHg,熔点15℃)以外,还含有例如甲酸、乙酸、丙酸、马来酸、柠康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丙烯酸等羧酸类、甲醛、乙醛、丙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甲基苯甲醛、糠醛等醛类作为副产物。
这些杂质的大部分可以利用萃取操作、蒸馏操作或它们的组合等精制方法进行分离,能够得到一定纯度等级的甲基丙烯酸。
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除萃取法、蒸馏法以外,还有晶析法。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在粗制甲基丙烯酸中添加作为第二成分的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使甲基丙烯酸从该溶液中晶析,将析出的晶体和母液分离,由此得到经精制的甲基丙烯酸。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方法,是将在粗制甲基丙烯酸中添加作为第二成分的甲醇而成的溶液使用连接有第一结晶槽和第二结晶槽的连续型晶析装置进行晶析的方法,在使第二结晶槽的悬浮浆料的一部分循环到第一结晶槽的状态下使甲基丙烯酸晶析,利用精制塔将析出的晶体和母液分离,由此得到经精制的甲基丙烯酸。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具有有效地抑制冷却面的晶体层的生长的结构的刮刀单元进行晶析,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得到经精制的甲基丙烯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9/0634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93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46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甲基丙烯酸中作为杂质含有的醛类在紫外部区域发现吸收,因此,醛类大量残留的甲基丙烯酸产品有产生着色的问题。通常的萃取法、蒸馏法难以充分地除去醛类,难以消除这样的着色的问题。
作为除去以蒸馏难以减少的杂质的方法,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晶析法,然而,该方法中,在粗制甲基丙烯酸中添加的第二成分的浓度范围为1~35质量%或3~30质量%,范围非常宽,另外,并未明确地示出根据所记载的操作条件能够有效地进行精制的操作条件。
另外,在粗制甲基丙烯酸中添加的第二成分与其它杂质同样地需要最终除去。因此,晶析操作后,经固液分离的晶体群中的第二成分含量优选低,但对于有效地实现其的方法也并未示出。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示出通过将第二结晶槽的悬浮浆料循环到第一结晶槽,实现两槽的冷却负荷的均等化,抑制第一结晶槽的结垢,由此能够实现长时间的运转,但关于甲基丙烯酸的品质,并未示出。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法,示出能够使用刮刀单元而实现长时间的运转,但关于甲基丙烯酸的品质、生产率,并未示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固液分离后的晶体群的纯度且能够实现高的生产率的甲基丙烯酸的精制方法和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