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学的治疗设备和用于监控医学的治疗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5019.3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约阿希姆·诺亚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16;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蒋静静 |
地址: | 德国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治疗 设备 用于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流体系统的医学的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具有用于监控治疗设备的监控装置(27),其中所述监控装置(27)配置为,使得基于对流体系统中的、流体系统的一部分中的或流体系统的多个部分中的压力的评估进行监控。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控医学的治疗设备的方法,其中基于对流体系统中的压力的评估进行监控。治疗设备的特征在于顺应性确定装置(28),其用于确定所述流体系统中的、所述流体系统的一部分中的或所述流体系统的多个部分中的顺应性,其中顺应性确定装置(28)与监控装置(27)共同作用,使得取决于所述流体系统的顺应性进行基于压力的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的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具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配置为,使得监控基于流体系统中的压力评估。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控医学的治疗设备的方法,其中监控基于流体系统中的压力评估。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为体外的血液治疗的透析中,在体外的血液回路中待治疗的血液穿流透析器的血液室,所述透析器通过半透膜划分为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而在透析液体系统中透析液穿流透析器的透析液室。体外的血液回路具有血液导入管路和血液导出管路,所述血液导入管路引导至血液室,所述血液导出管路从血液室离开,并且透析液体系统具有引导至透析液室的透析液导入管路和从透析液室离开的透析液导出管路。通常,流体系统的包括透析器以及血液管路的部分能够构成用于一次性的使用。在血液治疗时流体系统的用血液填充的管路部段能够构成为软管组/或盒。软管组或盒为了血液治疗装入血液治疗设备中或者固定在治疗设备中或固定在治疗设备上。然而,包括透析液管路的透析液体系统也能够构成为可替换的单元(一次性用品)。
为了输送血液在体外的血液回路中设有血泵,而为了输送透析液在透析液体系统中设有透析液泵。新鲜的透析液在透析液源中提供,而已使用过的透析液被导出到流出部中。此外,血液治疗设备具有平衡单元和超滤装置,所述平衡单元用于平衡新鲜的和已使用过的透析液,所述超滤装置具有用于从流体系统中提取超滤液的超滤泵。还已知如下透析设备,其中例如能够通过借助于泵控制进入的和排出的流的方式将平衡装置和超滤装置组合。
为了检查围住封闭的体积的流体系统的密封性,保压测试是已知的,其中在流体系统中形成超压或负压。如果压力在预设的时间区间中不下降至低于特定的极限值或不升高至超过特定的极限值,那么能够推断出流体系统是密封的。
从EP 1 327 457 A1中已知一种血液治疗设备,其具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探测治疗设备的流体系统中的泄漏。监控装置具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流体系统中的压力。在血液治疗期间连续地测量流体系统中的压力,根据可能的压力变化确定泄漏率,根据泄漏率计算泄漏体积并且将泄漏体积与预设的极限值比较。
血液治疗设备的流体系统中的压力改变也被检测以控制血液治疗设备。因此,可靠地监控或控制血液治疗设备的前提是正确地评估测量出的压力改变。在实践中,评估压力改变以监控或控制血液治疗设备被证实为不是没有问题的。为了监控设备确定适合的极限值在实践中是困难的。因为在确定适合的极限值时需考虑,所使用的透析器和软管组或盒能够具有不同的特性,所述特性能够影响压力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实现一种医学的治疗设备,尤其体外的血液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能够实现改善的基于压力的监控。此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允许改善的基于压力的监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的解决方案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
如果使用不同的透析器和/或软管管路,那么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允许改善的基于压力的监控,而不必输入用于监控的新的极限值或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