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力加载的灭火流体容器的快开阀和具有其的灭火流体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2502.6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3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简·费尔贝格;沃尔夫冈·哈比茨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美力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64 | 分类号: | A62C13/64;A62C13/76;A62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王逸君 |
地址: | 德国巴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力 加载 灭火 流体 容器 快开阀 具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加载的灭火流体容器的快开阀,其具有:灭火流体入口(4);灭火流体出口(5);流动室,所述流动室从灭火流体入口(4)延伸至灭火流体出口(5);阀活塞(12);阀座(10),其中阀活塞能够在释放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使得阀活塞(12)和阀座(10)在闭锁位置中流体密封地彼此贴靠,并且在释放位置中彼此间隔开,使得灭火流体入口(4)和灭火流体出口(5)导流地彼此连接。根据本发明提出,灭火流体入口(4)和灭火流体出口(5)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加载的灭火流体容器的快开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压力加载的灭火流体容器,其具有这种快开阀。
背景技术
根据本发明,将术语快开阀尤其理解为符合标准DIN EN ISO 17871或相应的标准的储气瓶快开阀。将快开阀理解为所有如下阀,所述阀与传统的储气瓶阀或其他阀不同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供压力加载的流体。尤其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快开阀使用在固定的压力加载的灭火流体容器上。
已知的快开阀具有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以及流动室,所述流动室从灭火流体开口延伸至灭火流体出口。为了区分灭火流体容器的静止状态和灭火流体容器的触发状态,已知的快开阀具有阀活塞和阀座,其中阀活塞可在释放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使得阀活塞和阀座在闭锁位置中流体密封地彼此贴靠,并且在释放位置中彼此间隔开,使得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将术语阀理解为如下设备,所述设备能够无损坏地且可逆地,即在不用替换/修理功能件的情况下在释放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来回切换。如下设备不被理解为阀:所述设备借助于可被破坏的破裂元件,例如破裂板等断开,并且在一次释放之后仅在替换被破坏的破裂元件之后能够再次使用。
在已知的快开阀中,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相对于彼此通常成直角地设置。在触发情况下从灭火流体容器中流出的灭火流体在其从阀中流出之前,在穿流快开阀时以所述相应的角度转向。在特定的情况下,这能够造成,在其上安装有快开阀的灭火流体容器上施加侧向的动量,所述侧向的动量产生灭火流体容器的运动,最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翻倒或不可控制的急速旋转。这被视作为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改进开头说明的类型的快开阀,使得改善运行安全性。此外,本发明尤其基于如下目的,尽可能改进开头说明的类型的快开阀,使得能够减小其偏差。
本发明根据第一方面通过开头说明的类型的快开阀实现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其方式在于,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优选地,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彼此同轴地定向。在此,本发明遵循如下方式,即当从快开阀中排出的灭火流体不相对于灭火流体容器的纵轴线产生侧向的运动动量时,改善灭火流体容器的稳定性,进而改善灭火流体容器的运行安全性。在此,将灭火流体容器的纵轴线理解为如下方向,灭火流体沿所述方向从灭火流体容器中排出。在根据标准的灭火流体容器中,其以储气瓶的方式构成并且是旋转对称的,在此将旋转轴线理解为,其在快开阀已装配在灭火流体容器的状态中同时与灭火流体入口的中轴线是同轴的。在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优选平行地,尤其同轴地定向时,因此,由于灭火流体从快开阀中排出而产生的运动动量沿灭火流体容器的纵向方向作用并且由灭火流体容器的支承面接收。由此进一步避免灭火流体容器的不可控的回旋(Umherwirbeln)或侧向运动。
优选地,快开阀具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阀活塞有效连接并且设置用于将复位力朝向闭锁位置施加到阀活塞上。
在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中,优选设计的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尤其预紧的弹簧。
在快开阀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阀活塞设置在流动室内部并且能够与灭火流体入口和灭火流体出口基本上平行地,尤其同轴地运动。这造成,与传统的快开阀相比,明显减少结构高度,因为在传统的快开阀中活塞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流动室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美力有限两合公司,未经德国美力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2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器密合度检查密封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蹦床悬置和连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