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用永久磁体及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0110.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内海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久磁体 电动机 三相电动机 磁极边界 磁极中心 浇口痕迹 通电方式 矩形波 从轴 驱动 成圆环状 交替磁化 扭矩波动 圆筒状 观察 减小 配置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用永久磁体,在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时,能够减小该三相电动机的扭矩波动。在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的圆筒状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1)中,在电动机用永久磁体(1)的周向上,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在电动机用永久磁体(1)的轴向上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1)的一端面(1c),形成有排列成圆环状的多个浇口痕迹(1e)。若将从轴向观察时的、周向上的N极和S极的边界设为磁极边界(1a),将周向上的N极的中心及S极的中心设为磁极中心(1b),则在从轴向观察时,在周向上相邻的浇口痕迹(1e)彼此的周向的中心分别配置于周向上的各磁极边界(1a)和磁极中心(1b)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通过120°矩形波通电方式来驱动的三相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三相电动机是DC无刷电动机,具备具有永久磁体的转子和具有U相线圈、V相线圈及W相线圈的定子。另外,目前已知有在电动机等中使用的磁铁转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磁铁转子中,在磁铁转子的周向上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另外,在该磁铁转子中,在制造磁铁转子时形成的焊缝线和N极与S极的边界(磁极的边界)大致一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880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341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三相电动机中,为了提高电动机的特性,优选扭矩波动(电动机旋转时的扭矩的变动量)小。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时,可以减小该三相电动机的扭矩波动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另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时,可以减小该三相电动机的扭矩波动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发明者进行了各种探讨。特别是,本申请发明者着眼于制造电动机用永久磁体时形成的浇口痕迹(浇口痕)或焊缝线的位置和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磁极的位置的关系,进行了各种探讨。其结果是,本申请发明者得到如下见解:如果浇口痕迹或焊缝线的位置和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磁极的位置满足规定的关系,则可以减小电动机用永久磁体被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时的三相电动机的扭矩波动。
本发明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是基于这种新的见解而开发的,该电动机用永久磁体是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的圆筒状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周向上,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在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轴向上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的一端面,形成排列成圆环状的多个浇口痕迹,如果将从轴向观察时的、周向上的N极和S极的边界设为磁极边界、将周向上的N极的中心及S极的中心设为磁极中心,则在从轴向观察时,在周向上相邻的浇口痕迹彼此的周向的中心分别被配置于周向上的各磁极边界和磁极中心之间。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中,在从轴向观察时,在周向上相邻的浇口痕迹彼此的周向的中心分别配置于周向上的各磁极边界和磁极中心之间。因此,在本发明的电动机用永久磁体中,在用于以120°矩形波通电方式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时,可以减小该三相电动机的扭矩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