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印刷的表面膜和压敏层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6400.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布兰德;陈文立;迈克尔·拉姆塞;王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弗里丹尼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刷 表面 压敏层 合体 | ||
描述了表面膜中的微孔结构以改善膜的可印刷性。还描述了包含微孔结构化的表面膜的层合体和压敏胶黏层合体。另外描述了各种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题涉及与各种墨和印刷技术一起使用的低成本印刷介质,特别是基于溶剂和水的喷墨印刷,其需要印刷介质快速吸收墨液体以提供干燥印刷品和良好的图像质量。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刷被广泛用于成像图形、横幅、标签等。由于其短的周转时间和对每次印模所使用的图像的灵活修改,该印刷技术吸引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印刷墨的性质,大多数喷墨印刷技术可以被分为基于溶剂的喷墨、基于水的喷墨、UV喷墨和胶乳喷墨。对于UV喷墨打印,必须使用UV喷墨打印机,其发射UV束以固化印刷的墨。胶乳喷墨打印机配备有一个或多于一个高性能加热器,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使印刷的墨中的水蒸发。溶剂喷墨打印机,尤其是在墨中使用高沸点溶剂的那些,以及水喷墨打印机通常没有足够的加热能力以除去印刷的墨中的残留液体。相反,那些打印机需要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吸收从打印头喷射的大部分液体的印刷介质,以控制在介质上形成墨点并在打印后获得“接触干燥”特性。例如,Roland Eco-Sol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Eco-Sol Max墨含有90%以上的二乙二醇二乙醚(沸点=189℃)、r-丁内酯(沸点=204℃)以及四乙二醇二甲醚(沸点=275℃)的混合物。打印机加热床通常加热至最高50℃。台式或窄幅卷筒纸打印机中使用的基于染料或颜料水的喷墨通常含有90%的水,并且配备有这些墨的打印机通常不具有介质加热能力。
在设计用于溶剂喷墨打印机的当前可用的印刷介质中使用的大多数墨接收层使用溶剂可溶胀聚合物和吸收性填料以在印刷期间“锁定”介质中的液体。聚合物的选择基于聚合物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参数。聚合物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参数应使得聚合物可以用溶剂溶胀。在常规墨接收层中使用的典型聚合物包括乙烯基聚合物、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非晶聚酯、聚醚、聚乙烯醇等。为了提供足够的吸收能力,墨接收层必须足够厚,通常为至少25微米,以吸收沉积在印刷介质上的液体墨的体积。这使得所得的介质材料相对昂贵。
聚烯烃比先前提到的可溶胀聚合物材料便宜得多。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平均成本为如聚氨酯、聚乙烯醇、非晶聚酯等聚合物的成本的约25%。然而,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固体聚烯烃膜对市场上溶剂喷墨印刷中使用的大多数极性溶剂和水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水不具有亲和力。结果是具有聚烯烃层或聚烯烃涂层的膜作为墨接收表面不能充分吸收墨液体,因此介质在印刷后相对湿润并且表现出差的印刷图像质量,即低的图像分辨率和渗墨。如会领会的,这是不期望的。
因此,仍然需要这样的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将对溶剂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极性溶剂和/或水喷墨印刷中使用的水不具有足够亲和力的聚烯烃膜和其他材料用作印刷介质。还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印刷介质。
发明内容
与先前方法相关的困难和缺点在本发明主题中如下被解决。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膜限定了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膜包含至少沿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第一表面测量,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主题提供了一种层合体,其包含适于吸收来自喷墨印刷的液体墨的聚合物膜。该膜限定了用于接受印刷的第一表面和相反指向的第二表面。该膜包含至少沿第一表面延伸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75%。微孔结构包含多个相互连通的孔,其孔径分布为2微米至10nm。从第一表面测量,微孔结构的厚度为至少20微米。膜在40℃的印刷温度下表现出至少0.01皮升/μm2/秒的墨吸收速率。层合体还包含沿膜的第二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弗里丹尼森有限公司,未经艾弗里丹尼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