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6317.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裕二;川津雅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啸;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元件 | ||
提供一边防止熔丝单元的体积增大一边对应大电流且速熔性及熔断后的绝缘性优异的保护元件。熔丝元件1具备:绝缘基板2;设置在绝缘基板2的第1电极3及第2电极4;发热体5;与发热体5电连接的发热体引出电极6;熔丝单元7,跨在第1电极3、第2电极4及发热体引出电极6而连接,且因发热体5的加热而熔化,从而截断第1电极3及第2电极4之间的电流路径;以及对应于熔丝单元7和发热体引出电极6重叠的区域而与熔丝单元7电连接的辅助导体8,从而使流过熔丝单元7的一部分电流分流到辅助导体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电流路径上并在流过超过额定的电流时用加热器的加热来熔断熔丝单元(fuse element)从而截断该电流路径的保护元件。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16年3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6-059900为基础主张优先权,该申请通过被参照而被引入至本申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采用保护元件,以在超过额定的电流流过时利用加热器的加热熔断熔丝单元,从而截断该电流路径。关于这样的保护元件,已知形成于在基板上搭载电极、熔丝单元的功能型芯片,而该芯片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表面安装型的保护元件。
在如上述的保护元件中,基于来自外部电路的信号向加热器通电而进行加热,从而熔断熔丝单元,因此能够使用以基于外部电路的控制的定时截断电流路径的开关这样的用法。这样的保护元件作为例如锂离子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的保护电路而被采用。
近年来,例如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在锂离子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的用途上要求大电流输出的设备日益增多,保护电路的额定电流上升,会采用能耐受大电流的熔丝单元。
熔丝单元为了耐受大电流而具有这样的倾向:以降低电阻值为目的而截面积变大、即用加热器熔断的熔丝单元的体积增大。
熔化的熔丝单元(以下,也仅记为熔化体。)会凝聚于保护元件的基板上。然而,如果熔丝单元的熔化体积增大,则直至熔化所花费的时间增多而熔断特性会变差,另外难以在电极间的绝缘的空间不保持熔丝单元的熔化体而使电极间电性分离,存在绝缘性变差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公开了对熔化的熔丝单元在基板上不进行保持,而通过设置在基板的通孔吸引,从而适当分离熔丝单元的熔化体和电极的技术。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53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有必要在基板设置通孔而设置熔丝单元的熔化体的吸引路径,基板会大型化设置通孔的部分,从而出现保护元件难以小型化的课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需要在基板背面保持吸引的熔丝单元的空间,出现保护元件的高度变高的课题。
进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提高额定以能对应大电流,熔丝单元的熔断体积会变大,因此难以缩短从加热器过热到熔断为止的时间,难以消除速熔性的变差。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应大电流且不会阻碍小型化而速熔性及熔断后的绝缘性优异的保护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元件具备:绝缘基板;第1电极及第2电极,设置在绝缘基板;发热体;发热体引出电极,与发热体电连接;熔丝单元,跨在第1电极、第2电极及发热体引出电极而连接,通过发热体的加热而熔化,从而截断第1电极及第2电极之间的通电路径;以及辅助导体,对应于熔丝单元和发热体引出电极重叠的区域而与熔丝单元电连接。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