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音结构、开口结构、筒状结构、窗部件以及隔断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5610.0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白田真也;山添昇吾;小松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E04B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结构 隔断部件 隔音单元 筒状结构 窗部件 贯穿孔 框架孔 垂线方向 开口结构 隔音 高隔音 宽频带 通气性 透射性 贯穿 声源 开口 覆盖 配置 | ||
1.一种隔音结构,其具有隔音单元,该隔音单元具备:框架,具有贯穿的框架孔部;以及至少一片膜,覆盖所述框架孔部且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该隔音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膜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多个贯穿孔,
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
所述膜的膜面的垂线方向相对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源的方向倾斜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相对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源的方向,所述膜的膜面的垂线方向的倾斜度为45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的尺寸小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中长度最大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从所述膜到所述框架的两个端面的距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框架上固定有两片以上的所述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的两个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的一个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的一个端面,所述框架的所述框架孔部的另一个端面是敞开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贯穿孔的内壁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μm~1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贯穿孔的内壁面以多个粒子状形状形成,形成在所述内壁面的凸部的平均粒径为0.1μm~1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的形成材料为金属。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的形成材料为铝。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具有多个所述隔音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多个所述隔音单元相互连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多个所述隔音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50μ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
至少一部分所述贯穿孔的形状为在所述贯穿孔的内部成为最大直径的形状。
19.一种开口结构,其具有:
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以及
开口部件,具有开口,
在所述开口部件的开口内,以所述膜的膜面的垂线方向相对于与所述开口部件的开口截面垂直的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有所述隔音结构,并在所述开口部件设置有成为气体通过的通气口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6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