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定心导向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5265.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格普里特·S·桑德胡;丹尼尔·B·斯普恩;布兰登·J·特夫特;罗杰·W·麦高恩;帕特里克·A·哈夫科斯特;乔尔·N·格罗夫;劳埃德·拉德曼;丹尼尔·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梅奥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A61M25/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装置 管状件 远端部 端部区域 可扩张 导丝 盖体 基部 小孔 导向导管 框架界定 体内定位 心脏瓣膜 对齐 自定心 附接 界定 内腔 开口 转换 延伸 覆盖 | ||
揭示了一种示例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管状件,管状件具有限定其中的内腔和远端部。远端部界定出导丝端口。医疗装置还包括沿着管状件的远端部设置的可扩张框架,可扩张框架被设计为在第一形态和扩张形态之间转换。框架包括基部、端部区域以及在基部和端部区域之间延伸的多个支柱。支柱沿着框架界定出多个小孔。医疗装置还包括附接至框架的一部分的盖体,盖体构造成覆盖多个小孔中的一个以上,使得当框架在体内定位时,框架使导丝端口对齐于心脏瓣膜中的开口。
本申请要求了2016年3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03,858的以及美国申请No.15/438,263的优先权,该些文献的内容通过引证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和制造医疗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自定心功能的细长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狭窄是心脏瓣膜变窄(狭窄)的一种情况。例如,二尖瓣狭窄是二尖瓣异常地变窄,导致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血流受到限制。主动脉瓣膜狭窄发生在心脏的主动脉瓣膜变窄时,导致心脏更难以将血液送至全身。虽然药物可缓解轻度至中度的主动脉瓣膜狭窄的症状,但治疗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唯一方法是进行更换瓣膜的手术。修复或替换主动脉瓣膜膜的疗程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等。例如,TAVR涉及利用经由股动脉、腋窝或锁骨下动脉递送的假体瓣膜来置换主动脉瓣膜。
通常,心脏瓣膜疾病包括瓣膜小叶周围的显著钙化。钙化可使天然心脏的形态产生实质上的变化。例如,在健康的心脏中,瓣膜开口通常指向心脏瓣膜小叶的中心。然而,钙化会使瓣膜开口的位置实质上“移位”和/或让瓣膜开口变窄。举例来说,执行TAVR时最具挑战性的步骤之一是找到瓣膜开口并使导丝穿过严重狭窄的瓣膜。
目前的实施方式经常需要医师利用导丝穿过瓣膜表面探测以试图找到瓣膜开口的位置。通过探测瓣膜表面,临床医师希望找到并穿过狭窄瓣膜孔。然而,随着心脏运动通过瓣膜的高压喷射血流使探测技术更具挑战性。此外,探测技术增加了手术总体时间,从而延长患者暴露于放射线、造影剂和麻醉的时间。另外,探测技术增加了从瓣膜表面去除钙化碎片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可能需要利用导丝定心装置,在导丝前进之前将导丝有效率地置于瓣膜开口上。
本发明涉及血管内置换心脏瓣膜的方法和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患病心脏瓣膜的开口上定心导丝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供用于医疗装置的设计、材料、制造方法和替代使用物。一种示例性医疗装置包括具有内腔与远端部的管状件,内腔界定于管状件之中,远端部界定出导丝端口。沿着管状件的远端部设置的可扩张框架,可扩张框架被设计成在第一形态与扩张形态之间转换。框架包括基部、端部区域与多个支杆,多个支杆在基部与端部区域之间延伸,支杆沿着框架界定出多个小孔。医疗装置也包括附接到框架的一部分的盖体,以及盖体被构造成覆盖多个小孔中的一个以上,因此当框架定位在体腔之内时,框架将导丝端口对齐于心脏瓣膜之中的开口。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当框架位于扩张形态时,端部区域径向地扩张。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当框架位于扩张形态时,框架呈圆锥型。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框架包括镍钛合金。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盖体被构造成朝向多个小孔注入血流。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盖体周向延伸围绕框架。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盖体邻近于框架的端部区域定位。
作为上述任何实施例的替代或补充,其中框架的一段,其邻近于框架的基部,不被盖体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梅奥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未经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梅奥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