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电阻的超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5256.1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裵相现;李河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LS美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76 | 分类号: | H01G11/76;H01G11/32;H01G11/70;H01G11/78;H01G1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电容器 | ||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可实现低电阻的低电阻的超电容器,其包括裸电池,所述裸电池具备:第一电极(210),其具有第一电极板(212)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板(212)连接的多个第一电极引线分接头(214);第二电极(220),其具有第二电极板(222)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板(222)连接的多个第二电极引线分接头(224),基于公式0.8≤(W*QLT)/L≤1,确定所述第一电极板(212)和第二电极板(222)的长度、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分接头(214)和第二电极引线分接头(224)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分接头(214)和第二电极引线分接头(224)之间的间隔,在公式中,W为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分接头(214)或者第二电极引线分接头(224)之间的间隔,QLT为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分接头(214)或者第二电极引线分接头(224)的数量,L为所述第一电极板(212)或者第二电极板(222)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存储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电容器。
背景技术
超电容器(Ultra Capacitor)也被称为超级电容器(Super Capacitor),其作为具有电解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中间特性的能量存储装置,具有高效率和半永久寿命的特性,其作为改善二次电池的缺点的短循环和瞬间高电压的问题的储能装置而正在形成市场。
超电容器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因此,不仅用作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的移动设备的辅助电源,而且还用作要求高容量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太阳能电池用电源装置、不间断电源供应装置(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等的主电源或者辅助电源。
通常的超电容器构成为,将涂覆有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的铝集电体和分隔膜(Separator)卷绕成圆形并内置于铝壳内的形式。
一个超电容器的电压只有3V以下,因此,当将超电容器用于高电压用途时,使用多个超电容器串联连接而成的超电容器模块。
在图1中示出了通常的超电容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的超电容器包括裸电池110,其配置于圆柱形外壳(未图示)内。裸电池110是,将阳极(未图示)、阴极(未图示)以及用于使阳极和阴极电气分离的分隔膜(未图示)卷绕而形成的。阳极包括阳极板(未图示)和阳极引线分接头112,阴极包括阴极板(未图示)以及阴极引线分接头114。
如图1所示,现有的超电容器分别将阳极引线分接头112和阴极引线分接头114连接于阳极板和阴极板并朝向特定方向引出,由此构成阳极和阴极,该阳极和阴极引线分接头112、114与外部负载连接。
但是,对于现有技术的超电容器100而言,没有考虑到引线分接头的相对于电极板长度的间隔和引线分接头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存在有因难以实现低电阻而使电阻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虽然可以考虑通过增加阳极引线分接头112和阴极引线分接头114的数量来确保电流移动路径的方法,但是,若仅仅是单纯地增加阳极引线分接头112和阴极引线分接头114的数量,则会发生引线分接头112、114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存在无法改善电阻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电阻的超电容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美创有限公司,未经LS美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