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粒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4538.X | 申请日: | 2017-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佐村木仁;正野润一;中畠章博;乙仓进;北冈治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 ||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脱粒筒中,在周向上分割而成的多个分割遮蔽板卷绕于与脱粒筒轴固接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状态下,多个脱粒齿框架以隔着所述分割遮蔽板的状态拆装自如地固接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脱粒齿框架的个数大于所述分割遮蔽板的个数,在所述多个分割遮蔽板的各自的外表面上配置有多个脱粒齿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供给至脱粒室的割取穗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筒。
背景技术
作为对供给至脱粒室的割取穗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筒,提出有如下脱粒筒,该脱粒筒具有:固接于脱粒筒轴的前部及后部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多个支承杆,它们以沿所述脱粒筒轴的周向配置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前侧板以及所述后侧板;以及多个脱粒齿,它们以朝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支承杆(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10)。
在所述脱粒筒中,割取穗秆自由地进入由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多个支承杆形成的脱粒筒主体的内部空间,因此,割取穗秆容易卷绕于所述脱粒筒轴、所述支承杆,从而脱粒效率有可能变差。
此外,专利文献1~5中公开有如下内容:作为所述支承杆而使用中空的管部件;以及使安装孔在与所述中空管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贯通,并在将脱粒齿插入于所述安装孔、且使所述脱粒齿在以所述脱粒筒轴为基准的径向上向外侧延伸的状态下,在径向内侧以及外侧的2处部位将所述脱粒齿固接于所述中空管部件。
相对于所述专利文献1~10中记载的脱粒筒,下述专利文献11中公开有如下脱粒筒,该脱粒筒具有:固接于脱粒筒轴的前部及后部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多个支承杆,它们以沿所述脱粒筒轴的周向配置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前侧板以及所述后侧板;以及多个脱粒齿,它们以朝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支承杆,其中,所述脱粒筒具备遮蔽板,该遮蔽板是将相邻的支承杆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板状的遮蔽板,该遮蔽板位于比将相邻的支承杆的外周面彼此连结的虚拟外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所述专利文献11中记载的脱粒筒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由支承于所述支承杆的多个脱粒齿所实现的脱粒作用,并且因所述遮蔽板的存在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割取穗秆进入脱粒筒主体的内部空间,进而,因使得所述遮蔽板位于比所述虚拟外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而能够实现所述遮蔽板与脱粒室的内表面之间的处理空间的尽可能的扩大。
然而,关于所述脱粒齿的维护以及/或者更换,所述专利文献11中记载的脱粒筒还存有改善的余地。
由于较大的负荷在脱粒处理时施加于所述脱粒齿,因此,有可能产生进行所述脱粒齿的维护以及/或者更换的需要。
在所述专利文献11所记载的脱粒装置中,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支承杆形成框架体(脱粒筒主体),所述遮蔽板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所述框架体连结。
即,在所述专利文献11所记载的结构中,所述支承杆本身形成脱粒筒主体,所述支承杆的拆卸成为非常繁琐的作业。
此外,虽然所述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由遮蔽板将相邻的支承杆之间覆盖而防止割取穗秆向脱粒筒主体的内部侵入的内容,但是,在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遮蔽板焊接固定于支承杆,因此,支承杆的维护以及/或者更换作业变得更加繁琐。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48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第ZL96204624.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中国实用新型第ZL200320110474.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中国实用新型第ZL200320111091.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中国实用新型第ZL200720018949.X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中国实用新型第ZL96201207.6号说明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