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音频编码解码器的直流(DC)和/或交流(AC)负载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2447.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S·阿加瓦尔;A·伊兰戈;A·C·斯托维克;C·J·彼得森;D·J·艾伦;A·萨托斯科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46 | 分类号: | H03M1/46;H04R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舒雄文;蹇炜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音频 编码 解码器 直流 dc 交流 ac 负载 检测 | ||
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测量耳机的负载特性。该设备可以测量负载的直流(DC)和/或交流(AC)特性。可以通过诸如音频编码解码器芯片或集成电路(IC)控制器的音频部件来测量这些特性,并且将这些特性报告给运行于耦接至音频部件的处理器上的软件或固件。软件或固件然后可以基于测得的负载特性来采取行动。例如,可以将负载特性与耳机的数据库和它们的已知负载特性进行比较,以确定附接至音频输出的耳机的特定耳机型号或类型。处理器然后可以施加合适的均衡曲线。
技术领域
本即时公开涉及负载测量。更具体地,此公开的部分涉及使用基于直流(DC)和/或交流(AC)的技术来检测附接至音频输出的负载的特性。
背景技术
便携式音频设备近些年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设备。它们的流行飞涨,部分是由于电部件功率消耗的缩减以及数字数据储存装置的成本的缩减,电部件功率消耗的缩减使得长的电池寿命成为可能,数字数据储存装置的成本的缩减使得在口袋大小的设备中携带大的音乐集成为可能。此外,移动电话和平板用作便携式音频设备,并且由于智能电话和平板的价格下降,以及容许音频文件至智能电话和平板的流传输和下载的4G技术的提高的可用性,移动电话和平板所有权得到了显著的增大。虽然来自便携式音频设备的音频质量随着便携式音频设备市场的成长时间而得到了提高,但是音频质量通常不是设备之间的主要区别。然而,随着诸如储存密度和功率消耗的其它技术改进以较慢的速率来到,消费者开始基于音频质量来评估设备。此外,专业的和半专业的音乐家和技术人员也在它们的业务中更多地利用便携式音频设备,其也需要高的音频质量。
消费来自便携式音频设备的音频的一种流行方式是耳机。耳机的成本从几美元至几千美元变化,并且耳机的质量也跨越类似地宽的分界。取决于将什么耳机插入到设备中,市场上耳机的改变的特性能够使得便携式音频设备听起来显著不同。常规便携式音频设备,诸如图1的智能电话102,检测何时附接了一副耳机。设备使用此指示来确定何时关闭喇叭。然而,常规便携式音频设备通常不具有关于什么被插入到耳机接口中的其它信息。例如,一副耳机104A可以具有12欧姆的DC负载阻抗,而另一副耳机104B可以具有50欧姆的DC负载阻抗。DC负载阻抗,耳机104A和104B的一个特性,能够影响智能电话102生成的声音质量和声音强度。然而,因为智能电话102不具有关于该特性的信息,所以智能电话102不能补偿耳机104A与104B之间的差异。
这里提到的缺点仅是代表性的,并且被包含仅仅是突出存在对改进的电部件,特别是对诸如移动电话的消费级设备中采用的音频设备,的需要。于此描述的实施例处理某些缺点,但不必处理于此描述的或本领域已知的每一个缺点。
发明内容
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音频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测量附接至音频输出的耳机或另外的扬声器或换能器的负载特性。该设备可以测量负载的直流(DC)和/或交流(AC)特性。可以通过诸如音频编码器/解码器(编码解码器)芯片或集成电路(IC)控制器的音频部件来测量这些特性,并且将这些特性报告给运行于耦接至音频部件的处理器上的软件或固件。软件或固件然后可以基于测得的负载特性来采取行动。例如,可以将负载特性与耳机的数据库和它们的已知负载特性进行比较,以确定附接至音频输出的耳机的特定耳机型号或类型。处理器然后可以执行对音频输出的修改,以针对耳机的特定负载特性进行调整。例如,可能已知某些耳机在特定频率范围中具有差的频率响应,并且处理器可以通过施加在该频率范围中提升声音水平的均衡方案来进行补偿。虽然将某些功能性描述为由音频部件或处理器执行,但是功能性也可以存在于音频部件或处理器或便携式音频设备的另外的部件中。例如,音频部件可以包含已知耳机的数据库,并将附接的耳机的商标报告给处理器,而不是报告负载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2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