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11143.4 | 申请日: | 2017-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J·班凯蒂斯;G·M·胡兹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3/06 | 分类号: | B24D3/06;B24B9/10;B24D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颗粒 研磨轮 金刚石磨料颗粒 金刚石颗粒 金属基质结构 玻璃基材 基质结构 金属结合 树脂结合 精整 | ||
公开了用于对玻璃基材进行边缘精整的研磨轮和方法的实施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研磨轮包括金属基质结构,与基质结构结合的多个一级磨料颗粒和多个二级磨料颗粒,其中,一级金刚石磨料颗粒和二级磨料颗粒中的一种包括树脂结合金刚石颗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级金刚石磨料颗粒和二级磨料颗粒中的另一种包括金属结合金刚石颗粒。
用于层压生产的边缘精整设备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于2016年2月11日提交的系列号为62/294,146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权益,本申请以该申请的内容为基础,并且通过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对脆性材料进行边缘精整,例如,具体涉及对用于层压件制造的玻璃基材进行边缘精整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层压件可以在建筑和运输应用(包括交通工具,例如汽车、轨道车辆、机车和飞机)中用作窗户和装配玻璃。如本文所用,“装配玻璃”是指窗户、面板、墙壁、罩壳、标牌或其他结构的透明、半透明、部分透明或不透明部分。建筑和/或交通工具应用中所用的装配玻璃的常见类型包括明净的层压玻璃结构和着色的层压玻璃结构。由两片玻璃——未强化钠钙玻璃(SLG)基材(也被称为层片)通过聚合中间层[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结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层压件可用作建筑和交通工具的装配玻璃(例如挡风玻璃,或天窗)以及建筑窗格玻璃和面板。常规的交通工具装配玻璃包括两个SLG基材,每个基材的厚度为约2.1mm或1.6mm,它们通过PVB中间层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层压件。
在许多交通工具应用中,燃料经济性是交通工具重量的函数。因此,希望在不损坏装配玻璃的强度和消音特性的情况下,降低此类应用中装配玻璃的重量。期望较薄的装配玻璃或玻璃层压件具有与较厚、较重的装配玻璃一样或更好的耐久性、声阻尼和/或断裂性能的特性。
减轻层压件重量的一种方式是将强化玻璃基材用作各层压件层片中的一个层片,该强化玻璃基材可以是化学强化、热强化、机械强化或其组合,以使表面区域具有表面压缩应力,所述表面区域从表面延伸到玻璃基材中某一距离,其中,这一到玻璃基材中的距离被称为压缩应力层深度(DOL)。该DOL可以是几十微米深,或者可从表面延伸到厚度的约15%或以上的深度、厚度的约20%或以上的深度、或厚度的约21%或以上的深度。在这些强化玻璃中,表面压缩应力诱导了材料芯体内的拉伸应力,在材料芯体中产生的中心张力可以具有50MPa或更高的中心张力值。可以将强化基材制成薄于2.1mm,并且该较薄的强化基材可与常规2.1mm厚的SLG基材一起层压。在一些情况中,强化基材可以薄于1.6mm,并且其可与常规1.6mm厚的SLG基材一起层压。如本文所定义的,这种类型的层压件可以被称为“不对称层压件”。
虽然提供重量较轻的玻璃层压件用于减轻交通工具的总重量是期望的,但是这种变化受制于政府法规、制造要求和技术考虑因素。例如,对于汽车来说,除了要承受得住外部冲击要求之外,汽车装配玻璃还需承受得住内部冲击并符合安全性标准。ECE R43人头模型测试模拟交通工具内部发生的冲击事件,该测试是一监管测试,要求机动车的层压件响应特定的内部冲击而断裂。要求玻璃在某一冲击载荷下破裂以防止受伤。
再者,层压件中的每个基材在边缘处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在大批量制造中的任何相应的制造和安装处理步骤期间发生灾难性故障。而且玻璃层压件在层压件破裂期间和之后不会显著降低可见度。如上所述,汽车装配玻璃需承受得住内部冲击并且符合安全性标准。事实上,更轻、更薄的装配玻璃使制造商(OEM)受到挑战的一些方面包括风荷载挠曲、机械刚度、搬运和安装各个层片而不损坏的能力以及现场的寿命。另外,在层压件的制造期间,通过研磨和抛光对每个单独的基材进行边缘精整,而更薄的层片在边缘精整方面存在更大挑战。期望提供设备和方法使在对脆性基材(例如玻璃基材)进行精整期间最大程度地减小对机械边缘强度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1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乳液光学材料
- 下一篇:用于增材制造中构建材料识别的数据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