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1079.X | 申请日: | 2017-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乙仓进;桐畑俊纪;森川裕;范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69/00 | 分类号: | A01D69/00;A01D41/12;A01D69/06;A01F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陈东升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中,将旋转动力从发动机朝向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于筒状扬谷机轴的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第一侧传递,将旋转动力从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第二侧向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二输入旋转体传递,将旋转动力从以与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三输出旋转体朝向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四输出旋转体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第四输出旋转体朝向割取装置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提出有如下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发动机,其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脱粒装置,其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比所述发动机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以及割取装置,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其中,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输入,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这样,对于利用所述扬谷机轴作为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传动路径的主传动轴的现有结构而言,既在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又在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其中,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利用割取装置割取的所有穗秆都喂入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利用进给链装置对由割取装置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且,在仅有所述割取穗秆的穗稍侧突出进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对于所述现有结构而言,在将所述脱粒装置的所述扬谷机轴兼用作使得动力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的主传动轴这一点上较为有用,但是,另一方面,还存在下述改善点。
即,所述现有结构中,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内端部传递,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外端部向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脱粒筒传动轴以及摆动筛选驱动轴传递,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脱粒筒传动轴向所述脱粒筒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该现有结构中,由于所述扬谷机轴作为针对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共用的传动轴而发挥作用,所以存在无法仅独立地对所述扬谷机轴的旋转速度进行变更的问题。
另外,在对所述脱粒筒、所述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时,必须对所述扬谷机轴进行驱动。
即,例如有时为了取出将所述割取装置的供料室内等处填满的割取穗秆而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反转驱动,但是,所述现有结构中,在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反转驱动时,也必须对所述扬谷机轴进行旋转驱动,从减少燃料消耗的观点考虑仍存有改善的余地。
此外,所述现有结构中,还存在对长条的所述扬谷机轴施加有较大载荷的问题。
即,所述扬谷机轴具有在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下方、且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贯穿的长度,所述现有结构中,必须使这样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长条状的所述扬谷机轴整体都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脱粒筒进行驱动的动力、对所述摆动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动力的合力的强度,此外,对所述扬谷机轴的两端进行支承的部分也必须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扬谷机轴所施加的载荷的强度,结果导致成本高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1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