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以及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456.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赫尔曼·菲泽格;沃尔特·斯特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FACC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3/06 | 分类号: | B64C23/06;B64C3/50;B64C9/02;B64C1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奥地利茵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机 空气动力学 型材体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1)、尤其是小翼,包括具有型材前边缘(4a)的前型材元件(2)和具有型材后边缘(3a)的后型材元件(3)以及将前型材元件(2)与后型材元件(3)连接的调节单元(7),利用所述调节元件,后型材元件(3)相对于前型材元件(2)可调节,其中,调节单元(7)具有与前型材元件(2)连接的前支承装置(8)、与后型材元件(3)连接的后支承装置(9)和将前支承装置(8)与后支承装置(9)相互连接的力传递装置(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尤其是小翼,其包括具有型材前边缘的前型材元件和具有型材后边缘的后型材元件,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样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的飞机。
背景技术
在飞机中使用极其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对所述型材体共同的是空气绕流的外表面。设计为空气动力学型材体的例如是所谓的小翼,其更少见地称为翼端盘并且作为附加件安装在飞机机翼的自由端部上。通过小翼减小机翼的空气阻力。所述小翼可以以极其不同的实施方式获得。
型材体的几何结构如其重量一样对飞机的燃料消耗有显著的影响。此外飞机的噪声形成取决于型材体上的涡流。过去已经尝试为此进行准备:在飞机运行中适配型材体的几何结构,以便能够考虑到主导的飞行条件、尤其是风和天气。
例如在EP 1 047 593 Bl中提出一种飞机机翼,其中,不仅在前边缘上而且在后边缘上设置用于改变横截面轮廓的装置。为此目的设置可弯曲的外部框架,所述框架以柔性的外壳包套。在机翼型材的后区段上设置促动器,所述促动器作用到可弯曲的连接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具有可压缩的S形元件,所述元件与可弯曲的外部框架连接。由此可以适配后边缘的轮廓。在机翼型材的前区段上设置另一个促动器,利用所述另一个促动器,径向的力施加到连接结构上,所述力传递到可弯曲的框架上。因此也可以适配前边缘的几何结构。
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不利的是,外部框架总体上必须可弯曲地实施,以便能够实现几何结构适配。此外不利的是,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上设置单独的促动器显著提高型材的重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减轻或消除现有技术的至少单个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尤其是,提供一种空气动力学型材体和一种飞机,其具有结构简单的措施,以用于在飞机运行中适配型材几何结构,而不显著影响型材绕流。
该任务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空气动力学型材体和按照本发明的飞机解决。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前型材元件与后型材元件连接的调节单元,利用所述调节单元,后型材元件相对于前型材元件可调节,其中,调节单元具有与前型材元件连接的前支承装置、与后型材元件连接的后支承装置以及将前支承装置与后支承装置相互连接的力传递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板簧元件,所述调节单元具有用于传递转矩到可弹性变形的板簧元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具有分别与前支承装置和后支承装置连接的杠杆机构,以用于传递转矩到前支承装置或后支承装置上,所述杠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各所述连接臂的各一个端部铰接地与前支承装置或后支承装置连接并且各所述连接臂的各另一个端部铰接地与支承杠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承杠杆铰接地支承在后支承装置或前支承装置上,在支承杠杆和后支承装置或前支承装置之间的铰接连接部基本上设置在板簧元件的主平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ACC股份公司,未经FACC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浮筒结构的管状附件
- 下一篇:一种螺旋桨组件、动力系统及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