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996.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1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手塚光庆;长谷川准;岩崎友和;木暮尚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再生 处理 器具 | ||
1.一种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包括:
连接部,其连接于流体供给源;
第1流体导出口,其与所述连接部连通,用于导出流体;
1个或多个台,该1个或多个台的载置面沿着所述第1流体导出口的流体导出方向配置,用于载置内窥镜的顶端部,在该顶端部的凹部设有用于引导处置器具的引导构件;
第1开放部,其设在所述台的一端,能够供所述顶端部横穿;
第2开放部,其设在所述台的另一端,能够供所述顶端部横穿;以及
定位部,在以所述第1开放部侧成为基端、所述第2开放部侧成为顶端的方式将所述顶端部载置于所述台的情况下,该定位部抵靠于所述凹部中的基端侧壁而将所述顶端部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包括第2流体导出口,该第2流体导出口配置在比所述第1流体导出口靠所述第2开放部侧的位置,用于导出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是在顶端形成有所述第1流体导出口的第1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包括固定部,所述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利用该固定部固定于内窥镜再生处理器的处理槽或者配置在所述处理槽的保持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具有用于将所述顶端部以不脱落的方式止挡的1个或多个止挡部,
所述止挡部以与所述第1流体导出口的所述流体导出方向交叉的方式设于所述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开放部和所述第2开放部形成为由所述止挡部、所述台及所述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的主体部包围三个方向而成的空间开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具有用于将所述顶端部以不脱落的方式止挡的1个或多个止挡部,
所述止挡部相对于所述台开闭自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以轴部作为中心地转动自如,该轴部设在与沿着所述流体导出方向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具有用于将所述顶端部以不脱落的方式固定的固定件,
所述台为多个且以互相面对的方式设置,
所述固定件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在所述台设置的各个轴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孔形成在距所述第2开放部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且距所述台的各自的基端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
所述固定件具有配置在互相面对的位置的一对轴部,利用外力改变所述轴部的位置而将该轴部内插于所述轴承孔,该固定件利用欲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被向倒伏的方向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再生处理器具具有保持突起,该保持突起形成为向所述流体导出方向突出,其抵靠于所述引导构件而保持所述顶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9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