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括约肌型肠道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4804.0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卡洛斯·爱德华多·阿尔瓦雷斯·庞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洛斯·爱德华多·阿尔瓦雷斯·庞塞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王智;李海菊 |
地址: | 墨西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括约肌 肠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了电磁和机械元件的生物相容性装置,并且允许自动关闭肠腔的不同机制的组合。该装置可以与造口一起使用,以控制肠道到外部的运输,并避免使用收集袋,或因其他医学必要的理由用于无需造口时调节肠道运输。
背景技术
目前,患有任何影响肠道完整性或粪便适当运输的疾病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手术穿过肠壁外置一段肠道将肠道运输向外转移,从而避免肠内容物通过受影响的肠段。这个过程被称为“肠道造口”,可以在紧急手术时或之前计划和安排好的时间内进行。
有几种分类肠道造口的方法。其中之一是根据肠道运输被外置的程度。因此,将外置大肠(结肠)的肠道造口称为“结肠造口术”,将外置小肠三个部分之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任意一个部分的肠道造口分别称为“十二指肠造口术”、“空肠造口术”或“回肠造口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以转移粪便相同的方式来设计造口使尿道转向,这被称为“回肠导管”。
通过造口排出的粪便或尿排出物通常储存在一个一次性贮存袋中,其粘附在外置的肠粘膜周围并在使用后更换。但是,考虑到一次性收集袋的高成本以及粘合剂对皮肤的刺激性,研发了用于自动调节粪便向外流动的装置,目的是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与所述病症相关的高成本,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肠道重新连接是不可能的,从而形成“不可逆造口”的状态。
主要目标是通过括约肌型肠道阀对肠道造口的肠道运输提供自动控制,该肠道阀在应用对文献中描述的标准技术施加最小改动后的技术创建肠道造口时手术植入,或者在已有造口的患者二次手术时植入。所述装置可以主要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使用:作为调节造口的括约肌,其用于自动控制暂时容纳的肠内容物,或者作为无需肠道造口时的电磁阀,在有特定治疗目的时控制肠道运输到由外科医生指定的肠段到另一个受损的肠段,并且由患者使用外部装置进行控制。
允许通过肠道造口自动调节粪便或尿液的装置实施例将大大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此装置能够适配清洗配件以确保卫生排便,此外还具有隐藏肠粘膜的封盖或封堵器,可消除与所述病症相关的心理影响。
对患者和医疗系统来说,括约肌型肠道阀将显着降低与该医疗手术相关的成本,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此外,电磁肠道阀将为治疗肠道运输受损的各种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工具。
目前,在医学文献中没有发现具有所述特征和治疗目的,并整合机械和电磁元件以及以支持不同方式使用的装置。下面列出了一些相关专利,以及它们与括约肌型肠道阀最重要的区别。
专利BE 899910(1984)-用于闭合皮肤缺口的阀:该专利是一种机械胃阀,位于患者体外,由线密封并且在造口周围缝合。
区别:由于本发明涉及用于胃的外部装置,因此它具有完全不同的系统,该系统含有密封线,不包括任何与本设计中类似的机电系统或元件,其原则上是腹内的并且穿过腹壁到达体外。该专利是一种胃阀,而非肠道阀;
专利ZA8404164(A)(1985)-用于闭合皮肤造口的阀:该专利属于与前一专利相同的专利系列,增加了穿过脂肪组织以连接阀的别针而没有进一步修改主要机制。
区别:增加别针用于闭合没有改变上述的主要机制,仅在胃阀机制方面有所不同;
专利CN102834074-医疗装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在体内有植入物的装置,一个排泄装置也一起置入患者体内,通过磁性手段将该装置保持在造口位置,并且允许肠内废物卫生排出。
区别:该装置设计用于粪便的卫生和实用处置。尽管它具有类似的磁铁和阀机制,但其用途、布置、安装和操作原理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外部装置,包含一根插入肠内的管子,粪便通过该管子流向止回阀。该装置在外部连接到患者身体,不像本装置那样缝合到腹壁,并且不包括电磁元件也不支持不同方式使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别是它不是在造口时由外科手术植入的,并且它不能被外科医生调整或修改以适应每个患者或造口的特征。最后,它没有任何可以通过使用重晶石材料在X射线中识别的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洛斯·爱德华多·阿尔瓦雷斯·庞塞,未经卡洛斯·爱德华多·阿尔瓦雷斯·庞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4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