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3340.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清永英嗣;引野健治;盛田启一郎;春田正毅;村山彻;美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株式会社;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东京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通路 排气 空气预热器 脱硝催化剂 燃烧系统 脱硝装置 燃料燃烧 燃烧装置 配置 五氧化二钒 氮氧化物 回收热量 运转成本 流通 | ||
本发明提供运转成本低的燃烧系统。燃烧系统1,其具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装置10;供排气流通的排气通路L1,所述排气是通过在燃烧装置10中使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空气预热器30,所述空气预热器配置于排气通路L1,并且从排气中回收热量;和脱硝装置40,所述脱硝装置配置于排气通路L1,并且利用脱硝催化剂从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其中,脱硝装置40配置于排气通路L1中的空气预热器30的下游侧,脱硝催化剂中存在43wt%以上的五氧化二钒,脱硝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系统。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备燃烧装置、供排气流通的排气通路、从排气中回收热量的空气预热器、和从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的脱硝装置的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具备锅炉的燃烧系统而言,通过在锅炉中使煤等燃料燃烧从而得到热能,然后例如将该热能转换为电能。此时,使燃烧在锅炉中燃料时,会产生包含氮氧化物的排气。
在锅炉中产生的排气从排气通路中通过而从锅炉排出至外部。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已利用脱硝装置从由锅炉排出至外部的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
此外,在从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的脱硝装置中,通常使用钒/钛催化剂(V2O5/TiO2)等脱硝催化剂。而且,由于钒/钛催化剂在高温(例如,约370℃)环境下发挥高的催化活性,因此,在例如火电站中,脱硝装置被配置于锅炉内的排气出口附近、排气通路的上游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0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对于锅炉内的排气出口附近、排气通路的上游侧而言,如上文所述,其为高温环境,并且煤灰及S成分以高浓度存在,因此,其也是脱硝催化剂的劣化容易进行的环境。若脱硝催化剂的劣化迅速地进行,则脱硝催化剂的更换频率变高,因此有燃烧系统的运转成本也升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脱硝装置中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从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的情况下,若脱硝催化剂的劣化进行,则作为还原剂使用的氨会从脱硝装置中泄露。若氨从脱硝装置中泄露,则氨与排气中的S成分反应从而生成硫酸铵,硫酸铵会附着于在脱硝装置的次级侧配置的空气预热器。如此,在硫酸铵附着于空气预热器并进行堆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排气流路的堵塞,需要对空气预热器进行清洗等,从而使得燃烧系统的运转成本进一步升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运转成本低的燃烧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燃烧系统,其具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装置;供排气流通的排气通路,所述排气是通过在上述燃烧装置中使上述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配置于上述排气通路,并且从上述排气中回收热量;和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配置于上述排气通路,并且利用脱硝催化剂从上述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其中,上述脱硝装置配置于上述排气通路中的上述空气预热器的下游侧,上述脱硝催化剂中存在43wt%以上的五氧化二钒(日文:五酸化バナジウム),所述脱硝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上。
另外,上述脱硝催化剂的利用NH3-TPD(TPD:程序升温脱附)测得的NH3脱附量优选为10.0μmol/g以上。
另外,上述脱硝装置中,优选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从上述排气中除去氮氧化物。
另外,上述燃料优选为天然气。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株式会社;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东京,未经中国电力株式会社;公立大学法人首都大学东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